“师爷爷!”小孩眼睛亮晶晶,搂着程开霖的脖子轻车熟路地撒娇,“但我还是最喜欢父亲和爹爹给我买的小老虎!”
他另一位爹这时也出现了,从后面揉了揉小孩的头发,抱过来放在地上,“去玩吧。”
小孩点点头,颠颠跑去玩了,程开霖看柳桥笙,“回来了?还挺快的。”
“没待多久,师父那来客人了。”柳桥笙道:“他说过两天来,让我们陪他喝酒。”
“喝酒成,喝花酒不成。”程开霖玩笑道,“别老让你师父给乐宁买这买那的,正事都办好了?”
柳桥笙捏捏他后颈,笑道:“都办好了。毕竟是师父把乐宁救下来的,肯定疼他。”
他们说的正事是请柳桥笙的师父帮忙,去给柳母送端午的礼。
柳母这些年一直没松口同意他们的事,也没原谅柳桥笙,柳桥笙不放心她自个儿一人,特意请了个朴实健谈的婆子照顾柳母起居,还能陪她说话解闷。
银钱方面自然从没缺过,柳桥笙隔三差五就会回去看看,柳母从和他置气,到劝他和他讲道理,再后来话都不愿意和他说了。
别的都好说,但有一件事不能再将就,母子俩离开柳家后住的房子太小,采光也不好,柳桥笙早就有心搬家却没有可心的,好不容易挑好了重新置办了家具,柳母又不愿意去住。
柳桥笙没办法,只能请他师父来当说客。
师父对他俩的事倒没说什么,柳桥笙多年不近女色,他有段时间甚至以为小徒弟不行,再加上这种事在这一行并不稀奇,他有两位师兄便是如此。
师父劝人很有一套,成功让柳母退让住进新家,自此两人要送什么贵重的东西,都是托师父出面。
两年前两人计划离开三兴园,想自个儿做老板,正满四九城找合适的地方时,师父突然抱了个小孩过来。
小孩瘦弱得像个猫崽子,手上脚上都是划破的伤。师父说这孩子是他在山里捡的,附近村子请戏班去唱戏祭山神,据说旁边的山头莫名起了山火,有老人说这是做了错事惹怒了山神,要祈求山神原谅才行,民智尚未开化,还是用老一套的活人祭祀。
小孩母亲死于难产,父亲死在山火里,村民便决定把这个无父无母的幼童献祭给山神。师父捡到他时,小孩已经独自在山中待了两天一夜,误打误撞跑出来,浑身都是树枝石头割破的伤口。
师父上了岁数看不得这个,固然气恼,但也不想再生事端,把小孩藏在道具箱子里偷偷带走了。
师父说自个儿年纪大了没精力,这小孩也就三四岁,不如他们收下当徒弟,对他来说也是条活路。
被吓狠了一直没说话的小孩突然嚎啕大哭,抱着柳桥笙的腿就喊爹,还说害怕。师父小声和他们说,孩子救下来后烧了几天,药都是硬灌进去的,大概是认错了。
两人商量了下,决定把小孩当儿子养,并给他取名乐宁。
快乐和安宁,是他们对这个小孩,也是遥远年岁前的他们不约而同生出的,对未来相同的期待。
小孩长得飞快,儿时那段创伤早就堙灭在这两年无微不至的爱中,乐宁如今最愁的事就是每天父亲都要考他背书写大字,他爹爹也不帮他。
两人闲话几句的工夫,乐宁已经去外头跑了一圈回来,两只小手捧着一个好大的油纸包,嘴巴塞得鼓鼓的。
柳桥笙一把将他捞起,“小馋猫,又哄哪个师兄姐给你买吃的去了?”
“不是哦。”乐宁摇摇头,嘴里含着东西含含糊糊地说:“是一个婆婆给我的,她还要我分给父亲和爹爹。父亲,这个糖好好吃。”
油纸包打开,里面是一颗颗松仁粽子糖,柳桥笙一怔,直到乐宁把糖喂给他才回神。
程开霖心中有了猜测,问乐宁:“那乐宁有没有说谢谢?”
“有!”乐宁扬起小脑袋,“我还想叫父亲和爹爹过去,可是婆婆不让。”
程开霖捏捏他的小胖脸,“糖吃多了牙疼,今儿不许再吃了。”
眼看柳桥笙吃了糖,程开霖轻声问:“是吗?”
柳桥笙点点头,神情莫测,“我娘喜欢在粽子糖里放很多松仁,和外面卖的都不一样。”
程开霖心中也感慨万千,“那她这是原谅你了吧?”
“不是我,是我们。”柳桥笙握住他的手,“不过还是要徐徐图之,她能愿意体谅是我们的幸运,慢慢来吧。”
气氛实在好,奈何有个小捣蛋鬼,脆生生好奇地问:“你们在说谁呀?”
两人对视一眼,柳桥笙道:“是给乐宁粽子糖的婆婆,下次再见到要叫祖母,记住了吗?”
乐宁惊喜地捧着小肉脸,“那下次祖母也会给我好吃的糖吗?”
程开霖把他的嘴捏成小鸭子,“馋猫,跑了小半天了,今儿的大字还没写呢吧?”
乐宁垮下肉脸,颓废地挂在他父亲胳膊上,只有含着糖的小嘴不时吧唧一下,很快又扬起小脸。
“父亲可以教我写你和爹爹的名字吗?”
柳桥笙一挑眉,“那你先说记没记住我和你爹爹的名字。”
“我知道我知道!”乐宁双眼亮晶晶。
“是柳灵昀和程皎!”
柳桥笙和程开霖相视而笑,各自在乐宁脸蛋上亲了下。
程开霖想,是时候对柳桥笙做出那个关于真心和一生的承诺了。
——完——
--------------------
副cp的番外也写完了,这本文就暂告一段落了,之后有灵感的话还会再写一点。
其实写的时候遇到一些小状况,收藏文件夹突然bug清空,我当时都懵了,幸好快写完了不影响什么。这本算是我的圆梦作吧,一直很想写民国文,虽然俗套,但我写得真挺快乐的。
其实还有另外一篇民国文的脑洞,想了挺久了,不过细节还差很多,就往后排一排吧,以后更好地和大家相见。
总而言之,还是感谢阅读感谢喜欢,谢谢大家的鼓励支持,我会继续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