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王曰:大哉言矣!我们看这句话有两个意思,首先大哉言矣。齐宣王在赞叹,孟子讲的这番话真的很伟大,什么话呢?齐宣王问交邻国有道乎?孟子讲,当然有,仁者可以以大事小,当你更强、更大,却可以去帮助弱者,这是有仁德之人。
智者可以以小事大,当你碰到比你更强大的力量,你要懂得敬畏,敬畏他的力量,以保全自已。所以讲到以大事小,是仁德的体现,以小事大是智者的体现。
那么齐宣王赞叹,大哉言矣,这番话很伟大。可是还有第二层意思,但是似乎他不能解决我当下实际的问题。
寡人有疾,寡人好勇。接下来齐宣王又讲到说,我有点毛病,疾就是毛病。寡人好勇,说我这个人好勇。我们这里不禁要去想了,勇敢不是一件好事情吗?看你勇敢用在什么地方,比如说,齐宣王的好勇,他是好争斗的。他是好战的,所以他与邻国相交,总是用武力用战争去解决,总是争强好胜。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齐宣王讲大哉言矣。这番话很伟大,但是说孟子讲的太大了,我做不到。他离我也太遥远,我想问当下具体的,可以解决我这个问题的方法。我是有一些毛病的,我这个人好勇,好勇要怎么才能与邻国更好地去交往呢?
我们这里先做一点延伸,显然齐宣王并没有听懂,孟子在讲什么。齐宣王问,与邻国交往有什么样的方法吗?孟子讲,有。你可以做一个仁者,以大事小。也可以做一个智者,以小事大。看看像不像生活当中的我们。
举个例子。我们会问,怎么才能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如何才能跟别人,更好地打交道呢?如何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孟子告诉我们,仁义而已矣。告诉我们如何与他人打交道,如果你是强大的,你要懂得做一个仁德之人去帮助弱小的。如果你是弱小的,我们要做一个智者,以保全自已。
如何才能让自已变得更优秀,仁义而已矣。你只要懂得付出帮助他人,你自然就会变得更优秀。如何才能生意变得更好?仁义而已矣,你只要想着去帮助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顾客,你的生意自然就会变好。
如何教育好孩子?我们懂得提升自已就好了,只要你自已变得更有德行,那么你的孩子就会被你影响变得更好。可是我们听到这里,或许也会像齐宣王一样,说大哉言矣。
这番话很伟大,但好像我做不到,他离我很远,能不能帮我解决具体的问题呢?说这个孩子不听话怎么办?说我现在的生意就是不赚钱怎么办?我跟身边的人就是没有更好地相处方法怎么办呢?我们看接下来孟子是如何讲的?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孟子讲,齐宣王您不要好小勇。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孟子把勇敢这件事情分为了大勇和小勇。何为小勇呢 ?
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这叫小勇。夫是助词;抚剑是按着剑柄;疾视,疾就是不太正常的,有些毛病,形容得是怒目圆睁、怒目而视。
我们看这里的小勇,抚着剑柄,怒目而视,曰:讲到彼恶敢当我哉,谁敢阻拦于我。我们再看何为小勇?按着剑柄怒目而视,讲到谁敢阻挡于我?看看生活当中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这种小勇?
比如说用着自已的情绪,发着脾气,按着剑柄或者叉着腰,谁能奈我何?你能把我怎么样?我就是这个样子。
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说这是匹夫之勇,你可以战胜打败一个人,形容小。何为匹夫?指的是一个人,同时也指没有智慧的普通人,我们称之为匹夫。
如果一个人总是怒目而视,认为自已很勇敢,这是没有智慧的体现,是一个逞匹夫之勇的人。你是没有多大力量的,只可以战胜一个人而已。
我们可以看到孟子的语言,是很犀利的。当齐宣王问道,说我这个人好勇,斗狠,比较喜欢战争,好胜。孟子接下来就讲,王请无好小勇,说你可以勇敢,但是不能好这种小勇。这实在是一个没有智慧的匹夫去好的勇。
齐宣王贵为一国之君,怎么能做一个没有智慧的匹夫呢?可谓直达齐宣王的痛处,那么既然讲了齐宣王的小勇,一定会举例子做对比。接下来要讲,何为大勇。
王请大之。告诉齐宣王要把您的这种勇去扩大,向外延伸,变成大勇。
《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这一篇是《诗经·周颂》当中的《皇矣》,是赞叹周氏的,赞叹文王的祖父,文王的父亲以及文王。赞叹文王可以以强扶弱,扶助弱国,去伐密伐索。
密是密国,索是索国。因为密国和索国仗着自已强大,欺负弱小的莒国。我们看这篇《诗经》引用的内容,王赫斯怒,文王发怒,爰整其旅,整合自已的军队。
以遏徂莒,以笃周祜。遏指的是阻止,这里的莒指的是莒国。文王动怒整顿军队,以阻止欺凌莒国的行为,以笃周祜。笃指的是增加,以增加周国的福佑。
我们去看为何文王动怒呢?动怒是因为密国索国,仗着自已强大,欺凌弱小的国家。比如说,莒国,这个时候文王的动怒,是为了扶助弱小。以笃周祜,是增加周国的福祉。
为何会增加周国的福祉?因为他的勇是大勇,不是小勇。不是为了自已的情绪,不是为了自已的尊严,而是为了帮助弱小的国家。他越是帮助弱小的国家,越会民心所向,自然也会增加周国的福祉。
以对于天下。增加周国的福祉,才更好的回报天下人,对周国的期望。我们再来看这段话,一个有德行的人,一个大勇之人,如何报答天下人的期望?就是你做更有德行的事情,不要为了自已的得失和情绪去愤怒,而是要除强扶弱,这会更加增加自已的福祉,去回报给天下人的期盼。
此文王之勇也。这里孟子给出了结论,说这是文王的勇。言下之意,文王的勇和齐宣王的勇,是不一样的。齐宣王是按着剑柄怒目而视,谁敢阻挡我?这是为了证明自已的强大,这是好斗、好胜、好战,所以称之为小勇。
那么文王之勇,为何发怒整顿军队?是帮助弱小的国家,来回报天下人的期盼。如果文王不去做这些事情,谁去帮助弱小,天下之人都在期盼,有人主持正义,有人主持公正,这是文王之勇。他的勇是为了弱小,为了更多百姓的期盼。
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我们可以看到文王之勇,他的怒可以安天下之民,安天下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