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射箭的发展
孔子云,“君子习六艺,诗、书、礼、乐、骑、射”,其中射箭就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背手抽金簇,翻身控角弓。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这是唐代诗人张枯笔下驰马射箭的场面,何等豪迈,何等潇洒。
射箭,可谓是中国古代体育项目的鼻祖了,射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既是远古祖先赖以谋生的手段,又与军事活动紧密联系,还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娱乐运动项目之一。据有关的考古资料,在距今28000多年前的山西峙峪人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磨制的石箭头,表明当时已经使用弓箭了。
弓箭的出现,使最初的人类掌握了一种异常先进的工具。所以,在上古人类的心目中,弓箭自然成了战胜天灾的一种威力无比的法宝,而最初的优秀射手也被当作神来崇拜。古代神话中的后羿,就是一位善射的英雄,传说他用弓箭射落了九个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太阳,为百姓创造了幸福。后翠,堪称远古时代第一个优秀射手。从此,射箭作为一项武艺活动,在历史上开始了其漫长的发展历程。
商周时代,由于青铜箭簇的大量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当时的射箭水平。出土的甲骨卜辞表明,商代已设立了专管射事的官或统率弓箭手的武官——射。周代,射箭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被称为“男子之事”,“周礼”中记载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即将射箭列入其中。
当时规定,男子15岁就要开始习射,成年后要按不同等级,在不同的场所继续练习射箭,而后参加每年举行的不同等级的射箭比赛。比赛时要进行饮酒、奏乐等一系列繁杂的礼仪,被称为射礼。这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较早的射箭比赛了。当时的孔子、荀子以及墨子等等,都是射箭爱好者,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同时也鼓励学生射箭。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射箭出现了专业的比赛。
春秋战国时期,射箭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当时思想文化领域里的诸子百家,也对射箭表现了极大的关注和热情。据《礼记。射义》所载,孔子在“翟相之圃”射箭时,观看的人围得像墙似的,这也许是孔子对弟子进行“射以观德”的教育:荀子、墨子等也都是射箭好手,并将射箭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当时,由于战事频繁,射箭的普及范围更为扩大。魏国的著名改革家李悝,曾下过一道“习射令”,规定人们发生纠纷后打官司时,先进行射箭比赛,谁射得准,官司就断谁赢。这虽有些荒唐,但李悝的目的在于鼓励人们学习射箭的本领,反映了当时对射箭的重视。这一时期,在赵国还出现了赵武灵王进行改革,实行“胡服骑射”的事情。赵武灵王通过改革,引进胡服,鼓励骑射,使国力大盛,成为历史上尚武强兵的典范。
随着射箭运动的普遍开展,出现了不少身怀绝技的射手。《战国策。西周策》说:“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日善。”这也就是后来成语故事“百发百中”的由来。
当时的射箭技术,随着射箭的普及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总结出不少射箭理论,如“手若附枝,掌若握卵”,“左手如拒石,右手如附枝,右手放发而左手不知”等,这些均是对当时射箭理论的精练概括。
秦汉三国时代,射箭在卫国强兵的军事活动中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当时军中涌现了许多善射的能手,最著名的是长于骑射的飞将军李广。据《汉书。李广传》载,一次李广外出打猎,见草丛中卧着一只猛虎,他一箭射去,火星四溅,近前一看,原来是块大石头,而箭头则已深深地射进了石头之中。可见他射箭之神力了。其后如“左右驰射”的董卓,“辕门射戟”的吕布,都是精于射箭的军将。这时,有关射箭的著述已大量付梓,仅《汉书。艺文志》中就汇载有《逢门射法》等8种69篇。说明不同特点的各家射法已经形成。
民族大融合时代的两晋南北朝,射箭的竞技和娱乐色彩渐浓,并产生了正式的射箭竞赛活动。《北史。魏宗室常山王遵传》曾记道:孝武帝在洛阳的华林园曾举行过一次射箭比赛,当时是将一个能容二升的银酒杯悬于百步以外,19个人进行竞射,射中者即得此杯。结果,濮阳王顺喜获此奖杯。这当是我国历史上最初的奖杯赛。
“武举制”是唐代武则天首设的一项选拔与培养军事武艺人才的制度。在其中的9项测试科目中,仅射箭就占了5项,即长垛、马射、步射、平射和筒射。反映出射箭这项军事体育活动在唐代的作用愈来愈突出。当时,妇女射箭活动也十分盛行,杜甫《哀江头》一诗中“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正是对妇女们射箭技艺的形象描绘。由于射箭所具有的竞赛性与娱乐性,因而又常常成为文人们的一项文娱活动。唐代浪漫大诗人李白、诗圣杜甫,均是射箭能手。李白曾自诩为“一射两虎穿,转背落双驾”,而杜甫在打猎中则“射飞曾纵鞍,引臂落梦鹙鸧(音qiucang)”。
宋代的射箭活动,在民间十分普及。如以练武习射为主的“弓箭社”,在当时的河北一带就有近600个,弓箭手3万多人。据《梦梁录》所记,南宋时的临安(今浙江杭州)民间射箭组织“射弓踏弩社”及“射水弩社”,对入社者的要求是“武艺精熟,射放娴习”,这可能就是当时民间射箭的专业运动员组织。与此相适应,政府为推广射箭活动,于元丰二年(1079年)颁布了“教法格并图像”,对步射执弓、发矢,马射等射术,均有文字说明和图解,与近代的“操典”极其类似。
辽、金、元统治下的北方少数民族,骑马射箭是他们生存的基本技能,如契丹族的射木兔、女真族的射柳、蒙古族的射狗草等习俗。这些射箭比赛都要求有很高的技巧,反映了北方少数民族对射箭的重视。
满族自谓以“骑射立国”,所以清代的射箭活动也十分盛行。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将“木兰秋围”定为恒制,把承德作为专门射猎场所。这更促进了习射风气的盛行。当时流行的娱乐射法有“射月子”、“射鹄子”、“射捆”等,并都有较高的技巧要求。这表明此类射箭活动已逐渐脱离军事而具有明显的娱乐性,属于体育活动的范畴了。以后很长时间,弓箭又是用于战争的武器之一,清末,现代火器逐渐普及,射箭的军事意义逐渐消失,演变为纯粹的体育项目。我国现代的射箭运动,是继承古代传统、吸收近代世界射箭技术而发展起来的。
2.现代国际射箭的情况射箭在世界其他国家也极为盛行,据历史记载,欧洲射箭首次比赛于中世纪在瑞士举行,瑞士的民族英雄威廉·退尔是射箭能手。
现代射箭运动始于英国,而自1673年起,在英格兰约克郡举行的方斯科顿银箭赛一直延续至今。16世纪出现了三种射箭的运动形式:第一种是对靶射箭,第二种是地靶射箭,第三种是漫游射箭。
1673年英国成立皇家射箭协会,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射箭组织,同时也是第一个接纳女子为会员的协会。同年,英格兰约克郡开始举行方斯科顿银箭赛,一直延续至今。18世纪初,射箭传入美国,1828年成立费城射箭联合会。1844年举办第1届全英射箭锦标赛。1861年英国射箭协会成立,统一竞赛规程。1879年成立全美射箭协会,同年在芝加哥举行第1届全美射箭比赛。
目前,三项重要的世界射箭锦标赛是:世界室外射箭锦标赛,世界室内射箭锦标赛以及世界野外射箭锦标赛。
1900年和1904年,射箭被列为奥运会表演项目,190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射箭运动曾在1900年至1920年间光顾过奥运会几次,但随后就消失了50多年,直到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它才重新回来。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之后,射箭就一直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目前,除奥运会射箭比赛外,重要的国际射箭比赛还有世界射箭锦标赛,世界室外射箭锦标赛,以及国际野外射箭锦标赛。
射箭在现代奥运会上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在第2、第3、第4、第7届奥运会设有射箭比赛,由于射箭项目没有统一的竞赛规则,第7届奥运会后,射箭项目被取消。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是在1931年正式成立国际射箭联合会(简称国际箭联),国际箭联制定了国际箭联轮赛规则。直到1972年,国际奥委会才将优雅、古老和传统的射箭运动正式列入奥林匹克比赛大纲。男、女团体均于1988年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自从射箭项目再次进入奥运会后,男子比赛一直由美国人占据优势,女子比赛则是韩国选手一枝独秀。中国女队在射箭比赛中也具备一定实力。
3.射箭运动的训练(1)射箭运动的特点射箭运动的一般过程是:在持弓臂与拉弓臂的作用下,弓产生形变使弓产生弹力。当射手作撒放动作后,弓的弹力通过弓弦作用于箭,使箭向前运动。这说明在射一支箭的全过程中,箭射得准与不准,关键是靠人的操作,因而可以说合理、准确的动作与用力是射好一支箭的基础。
射准射击比赛,是通过比赛看谁射的准,所以准确性就是射击的最突出的特点。
借助弓的弹力将箭射出,这说明弓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他将人体的肌肉力量,转变为发射的动力,或者说将人体的生理能,转变为箭飞行的动能。
(2)射箭运动的训练特点射箭运动是一项比赛准确性的、动作技巧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因而要求动作必须具备高度的一致性、稳定性与协调性。在起射过程中用力要流畅,并且具备鲜明的快节奏感。
应化最小的力量,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有效的射箭动作。
在射一支箭的全过程中,每一步动作环节都必须有固定的标准,使动作象机器运转一样准确无误,循环往复。
每一支箭的动作程序必须十分流畅,在任何环节上都不可稍有迟疑。
简化动作程序,去掉不必要的动作,是完整的动作一气呵成。应运用身体最适当的部位,并将运用部分减少到最低限度。作动作时力求自然,不做勉强动作,在转换动作时应自然流畅,尽量利用惯性和自然力。
在训练中,不论采用什么内容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基本动作规格要求应该是一致的。如:拉弓、近程撒放、射草靶、射环靶、考核等训练中,对技术规格和时间节奏的要求应该是严格一致的。
在起射过程中,两手、两臂的各种动作都应同时开始,同时向相反的方向作相应动作,同时结束。
由于射箭运动的固有的特点和比赛规则的各种限制,解决射准问题的关键是靠运动员的本体肌肉用力感觉,肌肉用力感觉是射好一支箭的关键。因而,在训练过程中高度集中注意力,把正确用力感觉落实到射每一支箭的训练过程中,是射击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
射箭运动训练是一个人的单独训练过程。射箭的动作虽然简单,但要求精确度却是极高的。因此,在完成训练的过程中,要求运动员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具备自觉的、严格的、高标准的要求自己的基本素质。
4.射箭的益处射箭运动是锻炼身体的一项有效手段,经常而又科学的从事射箭运动,可以促进人体产生良好的变化,对于工作和学习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事射箭运动可以增强臂、腰、腿部的力量,还可以发达胸、背肌肉,锻炼目力。射箭从站立开弓到撤放,整个身体姿势均要求腰、腿直,腰忌前凸,背忌后曲,臀部后坐,头宜正视前方,瞄准时转向左视,口与下巴不能扬起。这些动作要求对于身体内部各器官都没有压抑,符合人体生理学的要求。
经常从事射箭运动可以促进运动器官的发展,加强新陈代谢,促进肌肉性能有很大的提高。它可以使肌纤维增粗、肌肉体积增大,因而肌肉显得发达结实、匀称有力。肌肉收缩能力有显著提高,肌肉本身由于血液供应增加,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贮存能力增强。通过系统训练还可以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具体表现在对肌肉的反应速度、准确性和动作的协调性都有提高人体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一定的能量,能量是体内物质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在代谢过程中,不断消耗氧气来氧化能源物质(糖、脂肪、蛋白质),以便释放出能量供给各器官活动的需要。在射箭的瞄准和撤放过程中,为保持弓身的稳定和静止的状态,尤其是要控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这对呼吸器官的技能发展有良好的作用:一是使肺活量增加,胸廓的活动范围增大。二是使呼吸深而慢,使呼吸器官有较多的时间休息,不易疲劳,也不会因轻度运动而气喘。所以,经常参加射箭锻炼对呼吸系统机能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
射箭技术由若干个技术动作组成,身体的感知觉也参与射箭动作的完成,特别是肌肉的空间感知觉能力。射箭动作要求用力平和,柔中有刚。几十磅的弓不能用狠力拉开,而要柔缓用力开弓拉满,开满弓后身体要稳如泰山,全身用力均匀而不僵硬。这些都需要身体完成一些比日常生活更艰巨复杂的动作,使中枢神经系统迅速动员和发挥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以便协调和适应肌肉活动的要求。所以,经常参加射箭运动,能使大脑神经细胞的工作能力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灵活性得到改善,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更快、更准确。
由于射箭技术是由若干个动作有机结合而成,从射手举弓到最后将箭射出所用的时间只有几秒或者十几秒。因此,经常从事射箭运动可提高射手的动作速度、反应速度和周期运动中的位移速度。耐力是人体能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可解释为人体对抗疲劳与疲劳后快速恢复的能力。射箭运动的特点是比赛的持续时间长,动作重复次数多。因此,经常进行射箭训练,可以提高力量耐力、速度耐力、呼吸耐力等。
就象在许多体育比赛中一样,运动员总是冒着受伤或更大的风险。射箭项目也不例外。
5.射箭常用器具射箭是一项借助弓和弦的弹力将箭射出,以比赛射击准确性为胜负的一项体育运动。
射箭比赛场地奥运会排名赛场地一般设22个箭靶,男、女分开进行比赛。射箭比赛用靶一般有方形和圆形两种。箭靶的边长和直径不得少于124厘米。环靶为圆形,直径122厘米,自中心向外分别为黄色、红色、浅蓝色、黑色和白色5个等宽同心圆色区。每一色区由一条细线分为两个同色的等宽区,这样就构成了10个等宽的环区,10环区内有一个中心环线,称为内10环,用于评定一些环数相同的名次。分区环线划在高环区内。最外面的白色区外缘线,划在记分区内。
射箭场地上设置红、绿、黄3种颜色的信号灯,同时还有倒计时的数字钟。射箭的比赛器材目前,射箭运动员使用的弓、箭器械是现代最新科技的成果,具有良好的性能。弓上可安装瞄准器,并允许安装稳定器或防震器。箭包括箭头、箭杆、箭尾和箭羽。每个运动员的每支箭上都应标明自己的姓名或姓名缩写,以示区别。
射箭常用器具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1)弓“弓”由一个弓把、弓面及一对顶端带环扣的弹性弓翼组成。弓上可安装可调箭台、各种可扭动的按纽、扣点、剪床和可使用一个发出声音的或看得见的张弓指示器,但不能是电动的,也不能有助于瞄准,扣点只能装在离弓的握把口(轴点)最远4厘米处。
弓上可以用瞄准器或瞄准标记,或设在地面上的瞄准点。在任何情况下,这种装置只能任选一种使用。弓上安的瞄准器,可作为上、下、左、右调节的瞄准之用。不能配备棱镜、透镜或其它放大器具、水平仪或电子部件。弓上的瞄准记号是为了瞄准而在弓上标出的唯一记号,可用铅笔、条子或其它适合的材料标出。
弓上可安装带有射程的刻度盘或标尺,作为瞄准的引导器,但不能有辅助瞄准的作用。
弓上允许安装稳定器和可扭动的箭飞行防震器,但不准用做引弦瞄准,不能触及他物。
(2)弦弓弦是由数股选用的涤纶线或其它材料合成,中段缠上线。弓弦上缠线部分在拉满弓时,不得超过射手本人的鼻尖。
弦上可安装一个附加物,作为唇珠或鼻珠,安装的高度不得超过鼻尖。
弓弦上不准装有"窥视孔"及有助于瞄准的任何标志和装置。
(3)箭一只箭包括箭头、箭杆、箭扣和箭羽。
运动员在同一组比赛所使用的箭支的样式、箭扣、箭羽和颜色必须相同。
每个运动员的每支箭上,都要标明自己的姓名和单位,以示区别。
(4)箭靶和靶架箭靶有方行和圆形的两种,边长和直径不得少于124厘米,厚度不限,重量适中,便于移动。用稻草加麻布或其它适合的材料制作,要求坚实耐用、硬度适宜,使箭容易射入而又不易脱落或穿透,并能牢固地安装在靶架上。
支撑箭靶的架子称为靶架,用木料或竹料制成,要求坚实耐用。箭靶应倾斜地放在终点线上,要求与地面垂直线的夹角约15°。各环靶中心的高度,力求在一条直线上。
(5)环靶环靶为圆形,有三种规格。远射程(90米、70米及60米)使用直径122厘米的环靶;近射程(50米、40米、30米和儿童的25米)使用直径80厘米的环靶;青少年乙组的25米、18米和儿童的18米都使用直径60厘米的靶纸。
环靶,均自中心向外分别为黄、红、浅蓝、黑和白五种不同色的等宽同心圆区。每一色区间又以一条细线分为两个同色的等宽区。这条细线称为分区线,画在高环区内。最外面的白色区外缘线,画在环区内。线宽均不得超过2毫米。这样就构成10个等宽的环区。122厘米的环靶,每个环区宽6.1厘米。黄心直径为12.2厘米,其余各环的直径依次递增12.2厘米。直径80厘米的环靶,每个环区宽4厘米,黄心直径为8厘米,其余各环的直径依次递增8厘米。无论哪一种环靶,8环以上环区(含8环)每环直径误差均不超过正负1毫米。其它环区每环直径均不得超过正负3毫米。
环靶中心用"X"符号标出,称为针孔。"X"符号的线宽不超过2毫米。
环靶可用纸、布或其它适当的材料制成,但同一次比赛中,要求所用材料相同、规格统一。比赛时,可将靶纸紧贴在约4至5厘米厚的瓦楞纸或其它适宜的板上,使环靶面平整、耐用、又利于裁决。将贴好的板挂在箭靶上,靶中心点垂直于终点线外沿,高130厘米,尺寸误差不超过正负5厘米。国际比赛时,靶纸内含有纤维,直接挂在箭靶上使用。
复合弓比赛使用的环靶是在以上环靶的10环内增加内10环,其它相同。
(6)其它用具可以使用指套、手套、护手皮片或胶布带,但不能有助于引弦和撤放的作用。
可以使用普通眼镜、射箭眼镜、太阳镜,但都不得装有微孔棱镜等类似的装置,也不能标出有助瞄准的记号。
可以使用护臂、护胸、汗垫、背弓带、腰带、箭筒和棉纱等。
可以使用脚准星,但不得超出地面1厘米。
6.奥运会射箭比赛规则射箭比赛的胜负是以运动员射中箭靶目标的环数计算的,命中靶的箭越靠近中心,所得环数越高。规则规定,运动员在时限之前或时限之后射出箭,都要受到处罚。
室外标的射箭,男选手要射90、70、50和30公尺四种距离,女选手要射70、60、50和30公尺四种距离,每种距离射36箭,四种距离一共射144箭,射完144箭叫做"一轮",又称单局。满分1440分,射两轮叫做"双局",满分是2880分。比赛时,由两名选手轮流射同一箭靶,每名选手一次射3箭,称为一回,然后换另一个选手射,互相计对方的得分。室内标的射箭:比赛的距离男女都一样,均为25公尺和18公尺两种,每种距离射30箭(10回),也分单、双局。
奥运会射箭比赛采用单淘汰赛赛制,比赛时间为6天。个人赛分为排名赛、淘汰赛和决赛3个阶段,射程均为70米。首先进行排名赛,男、女各64名运动员,每人射6组箭,每组6支,共36支箭;休息10到15分钟之后,按照上述程序再射一遍,共72支箭以排出1至64名的名次,然后按照淘汰赛配对表进行配对,如:第1名对第64名,第2名对第63名,依此类推。
团体赛分为淘汰赛和决赛两个阶段。每队3名运动员,射程均为70米。根据个人排名赛中每队3名运动员的成绩之和排出男、女团体第1到16名的队进入团体淘汰赛。每队共射24支箭,分4组。每组6支箭,每人射2支,限时2分钟,获胜队进入下一阶段比赛。决赛发射方法、箭数和淘汰赛相同,最后决出冠、亚军。射中内黄心得10分。如果某一箭正好射在靶面上某一箭尾上,则按已中靶箭的环值得分。
射箭比赛的犯规等级包括口头警告、黄牌警告、红牌警告及相应的扣环、取消比赛成绩等等。团体比赛时,当运动员无视黄牌警告,继续发射,裁判员出示红牌,并扣除该队在本组环数最高环值的得分。
奥运项目规则介绍:
(1)射箭射箭是用弓把箭射出射中预定目标,打在靶上的技艺。射箭比赛的胜负是以运动员射中箭靶目标的环数计算的,命中箭靶越中心,得的环数越高。射箭运动员瞄准目标时:射击箭运动员用执弓臂握住弓,然后用拉弦手向后拉弓弦,直到满弓点,注视瞄准具然后射靶。
(2)箭靶射箭比赛的箭靶涂有五个彩色得分环。从外向内,由白色,黑色,蓝色,红色,靶心是金色构成。金色靶心叫“黄心”。根据国际比赛规则,靶面规格是:有两种靶面尺寸--30米和50米距离的靶面为80厘米宽;60米、70米和90米靶面为122厘米宽。靶心直径为12.2厘米。靶心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3米。奥运会的比赛靶面直径为122厘米,运动员与靶面距离为70米,使用的弓为反曲弓。
(3)弓男子比赛的弓重22公斤,女子为7公斤。弓弦质地一般为碳氢化合物,也有合成纤维的。
(4)箭箭直径为11毫米,箭杆上必须刻上运动员的名字。运动员还以不同颜色和式样来装饰箭簇,一区别其他选手的箭。
(5)记分方法射中外面的白色环得一分--直到(射中)黄心得10分。射箭与靶的距离为30米至90米。如果某一箭命中位置跨两个颜色的环,记分以高分为准。如果某一箭正好射在靶面上某一箭簇上,则只计算前面一箭的得分,后边一箭不计得分。
如果某一箭射穿了靶面,或者射中靶面后弹落地,根据该箭在靶面上留下的痕迹记分(在该痕迹明显可辨认的情况下)。出现此类情况,运动员需在所有箭射毕之后,举旗示意裁判。
在靶心(10环)圈内还有一个很小的圈,射中这里记分为X10,以在出现平分情况下分出胜负。
(6)其他规则运动员着装要求:在不违反公平竞赛原则情况下,运动员可戴一些护具,包括持弓手手套,指环,眼镜等。
运动员可使用自己的弓箭,但弓箭必须符合裁判要求。
箭在越线之后就被记分;如果箭不慎落地,但落在线内,运动员可拾起重新射出。
7.射箭的基本动作射箭运动的规范动作是依据人体运动科学原理(必须符合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的要求)和射箭运动的特点及客观规律,根据运动员的人体形态和所使用器材的规格,为了获得技术动作的一致性、稳定性、连贯性、协调性和严格的时间节奏进而将箭射中十环,充分动员和发挥运动员的机体能力、心理素质,有效地完成射一支箭动作的标准化程序(它必须符合直线用力的原则)。
技术动作的标准化程序包括站立、举弓、开弓与靠弦、靠弦与瞄准、瞄准与继续用力、继续用力与撒放、动作暂留七个环节。
规范动作的训练在初级训练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初级训练阶段是打基础阶段,对运动员以后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基础训练不好,形成一些错误的动力定型,再重新调整就需要一个较长的训练周期。
准备动作准备动作部分的主要任务:使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对射好一支箭或一组箭发出指令性动作信号,做好起射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审靶基本要求是:运动员进入训练或比赛场地后,首先观察好自己所射的靶位,以及场地上的情况和周围的环境,并针对光线和风向等客观因素可能带来得影响作好思想准备。
选位基本要求是:每名运动员在起射线上应有自己固定的站立位置,最理想的位置是站在靶的中心在线。但根据目前的比赛规则规定,单轮比赛均采用同靶位三名运动员在同一时限内发射,运动员根据抽签的顺序决定站位,这样就出现了三种可能:中心在线、中心线前、中心线后三个站立位置,所以运动员又必须具备前、中、后均善射的能力。
二、站位:射手站在起射线上,左肩对目标靶位,左手持弓,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身体的重量均匀的落在双脚上,并且身体微向前倾。
(1)侧立式侧立式又称平行式。是射箭运动最基本的一种站立姿势,基本要求是:两脚开立同肩宽,站立在起射线两侧,脚稍外展,尽量紧靠靶的中心线。
侧立式采用人体的基本站立姿势,比较自然,能保证内脏器官的正常机能活动和使有机体保持时间的工作能力,不易对躯干产生过分的屈曲和扭转,初学者和女运动员采用此种站立姿势比较合适。
(2)暴露式暴露式又称斜向站立式。基本要求是:两脚分开站在起射线两侧,两脚脚尖联机与靶的中心线约成45度角,右脚与起射线平行,脚尖紧靠靶的中心线。
采用此种站立应适当宽一些。这种站式对加强拉弓臂的后背肌群用力有一定作用。由于这种站式在射箭时躯干扭转较大,参与工作的肌肉较多,所以必须使体重平均落于两脚,使两膝稳固不动,注意持弓臂指向及用力的主动性。
(3)隐蔽式基本要求是:两脚分开站在起射线两侧,左脚(左手持弓者)与起射线平行紧靠靶的中心线,右脚稍向后并取斜向站立,与靶的中心线约成70度角。
隐藏式对加强前撑力有一定帮助,对身体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当弓举起后,人体的重心就发生向持弓臂一侧移动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躯干稍右转(脊柱回旋)会对保持身体平衡有所补偿,减轻骶棘肌的负担,使身体保持正中位,有利于技术的发挥。但是不利的一面是容易造成持弓臂肩部的耸起,破坏前撑直线用力,并且造成弓弦打臂的错误动作。另外,采用次种站立方法对加强后背肌群的哟那里也有不利的一面。
根据竞赛规则的规定,现代射箭运动所采用的是立射射准,这样人体重心位于支点的上部,属于下支撑的不稳定平衡。鉴于两脚站立的稳定性是整个射击技术稳定性的基础,为了创造平衡条件,增加稳定成度,两脚站立可以适当分开一些,把身体重心适当降低,以获得理想的稳定角。运动员可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站立方法,但应有自己的固定的站立方法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1、两脚站立不稳两脚站不稳,则全身感到无力,出现这种情况时运动员会感到脚底不实。
处理方法:
将整个身体位置摆正,站稳以后,做提踵动作,重新站立,使全身各关节及两脚站得更加扎实。
2、身体重量移向脚跟这样会造成身体后仰,导致力量“内合”。
处理方法:
一是要体重平均落于两脚之上,重心略前移,前脚掌用力稍多一些。二是在举弓和开弓过程中防止身体后仰,将身体的重量平均保持在两脚之上。
3、两脚用力不等出现这种错误后身体会产生左右倾斜,破坏两臂的对称用力。
处理方法:
一是注意保持最初的站立姿势,二是要特别注意在举弓和开弓过程中身体位置的变化。在举弓时,由于两臂姿势的改变,身体重心也会发生变化,由此会引起体重移向一侧,同时也会引起身体姿势的变化。在开弓时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随着拉距的不断加长,身体重心也往往会移向拉弓一侧,所以在举弓和开弓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持身体的正中位,使体重始终平均落于两脚之上。
4、没有固定的站立位置和站立方法有的运动员在起射线上没有一个固定的站立位置,有的射完一支箭后两脚总要动一下,甚至在举弓后两脚都在动;有的两脚站立姿势不固定,一时这样、一时那样。这都是一些错误动作和不良习惯,应坚决纠正。因为两脚站立姿势和站立位置改变,身体姿势也必然跟着发生变化,这样就无法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
处理方法:
在起射线上应有自己固定的站立位置和站立方法,以保证站立姿势的一致性。
二、搭箭:把箭搭在箭台上,单色主羽毛向自己,箭尾槽扣在弓弦箭扣上。
搭箭的方法多种多样,这里主要介绍以下两种:
1、先将箭尾槽插入弓弦的箭扣部位,并将箭杆置于箭台上,然后把箭杆压入信号片下。
2、先将箭杆压入信号片下,然后将箭杆置于箭台上,最后将箭尾槽插入弓弦的箭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