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路断,而天人路则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不消荀秋往后说,苏晚天知道蜃楼仙君之后的一切打算,他并未放弃,而是想方设法,以各种方式求“天人”,直到种种手段全都派不上用场、直到道心蒙尘、境界跌落为止。·x\w+b^s-z\.?c`o,m/
玉筒里便一五一十地记下了这些尝试。
譬如同时证五行阴阳之属共十尊果位的“圆满金丹”之法;也譬如合“金丹”与“天人”两道,以天地果位为基底,以自身之道为笔锋,合两道为一的“上品天仙道”;还有一点分灵转世重修,待其成长起来后再融入本体的“先天洞虚诀”……
而在这随便甩一本出去都能成就另类修士大道的诸多尝试中,最被蜃楼仙君看重,也最被他认为有希望成功的,便是“合道”。
合道,身与道合。
上古炼气士证“金丹”之道,掌握天地果位,代天行权,长生久视,他们的力量来源自果位,但他们绝不等同于果位,若有道祖佛祖一级的大神通者出手将其剥夺,成金丹者虽然必然会力量大减,但仍然能留存六成以上的实力,虽然远弱于同阶,但对于中四境、筑道境界的修士来说仍然与仙神无异。
究其根本,便是因为金丹修士与“果位”虽然紧密联系,但终究不是一体。
蜃楼仙君想再进一步。
既然果位排斥我,那我变成果位本身不就行了?它总不至于排斥自己!
他证“执锐”失败,天下的申金灵材也被采了个一干二净,便改换门庭,寻来天下“辛金”灵物,试图与“藏锋”这金属阴性的果位合一。
其具体做法,便是感悟果位玄奥,体会其中精义,再从头至尾地将一身法力、神识、心性、道基全都改至契合,再播撒精血、骨髓、神魂等物,将其以“辛金灵物”的姿态还于天地……
这便是另类的“代天行权”。/1′1.k′a?n¨s,h!u¨.*c¨o′m~
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其余术法的辅助、与天地果位的勾连,涉及玄之又玄的因果之道,蜃楼仙君没有在玉筒内细讲,但荀秋想也知道……怕是又和薄秋云有关系。
南疆之战,也许同样是他藏身幕后,拐着弯促成的——只是猜测,荀秋并未由着这个思路深思,只因为她对薄秋云实在没有什么了解,多想只会多错。
话归正题,论起“合道”,按照蜃楼仙君的估计,如此千二百年,他便会让自身虚弱至极致,而天地之间曾属于他的“辛金灵物”则会彻底取代原有的“辛金”,到了那时,他再求“金丹”,便能顺水推舟、顺理成章地与果位合一,成为具有人格的天地果位——这是真正的寿与天齐,纵使绝地天通般的大劫难也杀不死他!
至于他最后为何放弃了“合道”,转而走传统的“天人”之路,荀秋猜测,大概是因为变数太大。
一千多年,别的上三境再傻也察觉到情况不对了,到时候谁是敌谁是友全然说不清楚,毕竟“金丹”比“天人”,在对五洲四极的影响力这方面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最擅长越境杀敌,谁见了都得嘀咕嘀咕。
彼时南疆之战,荀秋还能趁着魔教教主濒死之际上去偷他一剑,但要是把那个位置换成证得“藏锋”果位的蜃楼仙君,怕是一个眼神邪剑就当场倒戈了……上三境打中四境,当然也是跨境界作战嘛。
天下谁人兵刃不是金属,又身无金属之物?
可以说,蜃楼仙君一合“藏锋”果位,便相当于将天下除上三境外所有人的性命拿捏在了手里——其他人动手灭世多少还有得被阻止,他一个念头就行了。·E\Z`小\说/网. ¨更*新*最′快.
纵然只是可能,也没人会愿意多出这样一份可能。
“金丹”和另类金丹的“合道”之路,在如今的五洲四极可谓是既没有天时地利,也没有半分人和。
荀秋将事情讲清,见苏晚天和绝空念各自陷入思索,也没有出声叫醒他们。
这玉筒内的东西对她来说确实有些帮助……倒不如说,帮助极大。
她对自己自信无比,从来不觉得上三境是难以跨越的关隘,但这玉筒里的内容却点醒了她,有些事情绝不只是靠悟性和天赋就能做到的——至少在“金丹”与“天人”两道上,绝对有一道绝不可轻易渡过的、比前面所有瓶颈合计起来都更加恐怖的、横亘在试图突破者之前的阻塞。
它不知从何时起便存在,从古至今拦住了不知多少惊才绝艳的天骄,多少大器晚成的宗师,多少厚积薄发的英才,熬得无数英雄化作冢中枯骨,多少红颜褪了韶华色彩。
得考虑考虑了。
荀秋看着楼阁之外的夜景,陷入思索。
“合道”是走不了走不通的,“金丹”同样不行,当今之世,七位上三境都以“天人”成就,经验最丰富,自己这边能请教的前辈也最多,它仍然是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