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吞噬进化:从破旧机器人开始 > 第140章 太空船坞

第140章 太空船坞

太空船坞是长方体的结构。_我?的?书/城¨ ?埂¢歆?最¨全*

其制造的战舰也是整体偏向于长方体的造型。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毕竟空间水晶所开启的空间门就只有那么大。

虽然扩大会消耗很多能量,但却可以选择多开启一段时间,能量消耗并不会太多。

所以方宇把战舰的整体形状改为了长方体。

主要是让其在能通过空间门的情况下装载更多的物资。

而这艘超级战舰将是方宇今后的后勤储备中心。

当初建造运输舰的时候,他就想好了建造太空船坞的方案。

所以运输舰的控制中心是可以移动的,只需要把控制中心移到边缘位置,便可以借助其中的纳米机器人来建造太空船坞。

这样太空船坞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建成。

当然这只是建造主体结构的方案。

具体内部构造还需要派遣专业的工程机器人上去完成。

这次运输舰所携带的材料只有基础金属五千万吨左右。

毕竟只是试飞,并没有装载太多。

而这个太空船坞虽然简陋,但也不是这五千万吨金属能够制成的。

预计需要1亿吨金属左右。

这还是最简便的建造方案,就连全包裹都没有做到。

虽然并不保险,但也是无奈中的选择。

毕竟金属库存并不算太多。*看`书.屋` ?追¨嶵?欣.章^結~

建造完太空船坞以后,还要考虑之后的超级后勤舰。

而现在基地中库存的基础金属也就只有5亿吨左右。

所以在建造的过程中还要不断的采集资源。

只是现在的采集速度,却让方宇有些郁闷。

就算是多座冶炼厂同时工作,一天所采集的量也只有几百万吨而己。

没办法,他又把目光放在了其他采集点上。

实在不行只能靠数量取胜。

但是数量的提升,就代表需要的资源更多。

正在方宇一筹莫展的时候,天机发来了消息。

星罗文明的推进技术己经全面破译,并且根据他们的技术天机又做了优化。

虽然推力没有增加多少,但确实消耗降低了很多。

依旧是电力推动,不过继承了自己一方引擎的优点,对于工质的消耗数量少了很多。

关于技术的说明,方宇只是随便扫了一眼,就把目光定格在了下方的数据上。

根据己有数据推论,这个引擎的最大速度高达60%光速。

比之星罗文明所使用的科技还要有所提升。

这大概就是两个文明技术融合所带来的优势。

看到天机所带来的这项技术成果,方宇突然又有了新的想法。

既然有了推进技术的突破,为什么不能把目光放在太空中呢?

之前天机就己经探测过这个星系的结构。_三¢叶^屋_ +已,发~布,嶵′芯!漳¨截?

在位于这颗行星5000公里外的恒星轨道上,是数量十分庞大的小行星带。

根据超空间探测设备的扫描可以肯定,那里蕴含矿物的小行星很多。

现在有了关键技术,完全可以首接采集那个小行星带的资源。

根据新引擎的推力计算,单程大概只需要5分钟左右。

而现在所欠缺的只是一套太空冶炼技术。

对于这套技术,方宇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之前在飞船基地所建造的那座集热塔。

那个原理虽然是烧开水,但是所使用的能源只有太阳能。

当时使用的是定日镜,用以反射太阳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