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改道后,泛滥的黄河水北上,此时的黄河水道主水道虽然清晰了,但是支流仍旧在不少地方泛滥着。
谢玄站在黄河岸边,望着波涛汹涌的河水,心中充满了忧虑。治理黄河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程,更是一项社会工程,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谢玄首先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勘察活动。他派遣了数十名河官,沿着黄河下游进行详细的地形和水文勘察。他们记录了河流的宽度、深度、流速,以及河岸的土壤情况。
“丞相大人,这里的河岸土壤较为松软,恐怕难以支撑大型堤坝。”一位河官在汇报时担忧地说。
谢玄沉思了片刻,然后说:“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更传统的材料,比如竹子和柳条,用这些材料加固河岸会好得多。”
在谢玄的指导下,工人们开始在关键区域修建堤坝。他们先在地上挖好基坑,然后将泥土填入其中,用木锤等工具将土夯实,使其紧密结合在一起。
接着,他们又在上面铺上一层新的泥土,再次夯实,如此反复,直到堤坝达到一定的高度和厚度。这种传统的夯土技术虽然简单,但却非常有效,可以使堤坝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除了夯土之外,工人们还使用了竹子和柳条来加固堤坝。他们将竹子和柳条编织成网状结构,然后将其覆盖在堤坝表面,用绳子固定住。这样可以增加堤坝的柔韧性和抗压能力,防止堤坝在洪水冲击下破裂。此外,竹子和柳条还可以起到过滤泥沙的作用,减少洪水对堤坝的冲刷和侵蚀。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工人们终于完成了堤坝的修建工作。这些堤坝不仅坚固耐用,而且美观大方。
“丞相大人,您看,这些堤坝已经越来越坚固了。”一位工人站在堤岸上,指着脚下正在修建的堤坝,对旁边的谢玄说道。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满足的笑容,仿佛看到了未来洪水被挡住的场景。
谢玄顺着工人手指的方向望去,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看着眼前高耸而坚固的堤坝,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
然而,谢玄并没有放松警惕。他深即使现在堤坝看起来很坚固,也不能掉以轻心。他转过头来,严肃地对工人们说:“很好,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时刻警惕洪水的威胁。”
现今黄河主河道的压力是相当大的,直接在主河道修建堤坝难度是很大的,也因此为了减轻主河道的压力,谢玄还计划开凿新的支流。
谢玄翻看着各种典籍学习如何治理黄河同时和带来的大量专业水利河官一起研究现在黄河新的水文特点。
“丞相,我们在这里开凿支流,可以将部分河水引导到其他地区,减轻主河道的压力。”一位水利专家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区域说道。
谢玄仔细听取了专家的意见,然后下达了命令:“立即开始施工,但要确保施工安全,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
谢玄派出了一群河官,他们手持简陋的测量工具,沿着黄河下游进行勘察。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绳索测量河宽,用木桶量取河水深度,记录下每一个关键的水文数据。
"丞相,这里的河段特别宽阔,水流也较为平缓,适合作为支流的起点。"一位河官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