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下了数天的大雨终于停了,水位也逐渐下降,但仍有许多地方被淹没。一些地势较高的地方,开始渐渐露出房屋的废墟,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灾难。
此时,官道已经打通,但由于水位过高,粮车无法驶入灾区。马车在水中寸步难行。面对这种情况,谢玄当机立断,组织人手编织木筏,将一部分粮食运往水中,以救济高处被困的民众。
谢玄身先士卒,亲自带领一队人深入灾区,携带大量救援工具,沿着洪水边缘艰难前行。他们将受灾边缘的民众一一救起,并带至安全地带。
随着时间的推移,谢玄和他的队伍成功地救助了越来越多的灾民。然而,尽管水位不断下降,但仍然有许多地区被水淹没过深,无法通行。谢玄果断决定指挥民众在高处搭建临时避难所,以确保更多人的生命安全。
木筏在水面上缓缓前行,谢玄的目光锐利,不断搜寻着可能的幸存者。突然,他看到了一个摇晃的屋顶,上面站着几个惊慌失措的人。
"快,那边有人!"谢玄指着屋顶,木筏迅速向那边划去。
"救命啊!"屋顶上的人看到木筏,发出了绝望中的呼救。
谢玄指挥士兵们抛出绳索,将屋顶上的人一一救下。被救的人群中,一个老妇人紧紧抓住谢玄的手,泪眼婆娑:"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救了我们全家。"
谢玄安慰她:"老人家,别担心,我们会带你们去安全的地方。"
望着慢慢退去的洪水,谢玄面色凝重地对着身边人说道:“洪水虽然退去了,但现在道路不通,我们不能让他们在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四处流浪。我们必须在这里为他们建立一个新的家园。”
随着时间的推移,避难所逐渐变得有序起来。谢玄站在山坡上,俯瞰着下面忙碌的人群正在营建着新的房舍。他们有的在搬运木材,有的在挖掘地基,还有的在搭建屋顶。每个人都在尽自已最大的努力,为这个新的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粮车源源不断不断的从泥泞的道路运来,民众在官员的组织下有序的接受赈灾,谢玄下令不要让米粥过于稠密,以保证粮食供应。
谢玄清楚,灾区的民众不少都饿了不短时间,短时间内吃稀一点好一点,况且这样也可以使新的粮食供应没有来之前,保证粮食供应。
每个民众在官府的统计下井然有序,没有争抢,一个男子看着这样有这么多粮车却只给稀粥,当即急了对着赈灾官员骂道“老子排这么久队,你就给我这点稀粥?”
正想继续说什么,就见官兵抬起了火铳,当即拿着稀粥灰溜溜的跑了,民众见状也没说什么,就是单纯骂那男子像个傻子,人家官府在怎么友好,在普通百姓面前,民就是民,官就是官。
“丞相,我们已经统计了所有灾民的情况,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一名官员上前询问。
谢玄沉思片刻,然后说:“首先,我们要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然后,我们要开始规划重建工作,从修复水利设施开始,逐步恢复农业生产。”
“此外,我们还需召集工匠,重建房屋,让灾民们有栖身之所。”谢玄语气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