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祖清和马宝宝婚礼的那天清晨,钟云送走了父亲。
父亲走得说突然也突然,从确诊到去世不到一个月。说有准备也算是有准备,一个月,留足了身后事手续的时间。初颉没来得及赶去沪城,只能和叶一舟在林祖清婚礼帮忙。她倒没有多悲伤,不过担心钟云的精神状态而已。四十岁前失去双亲,婚也离掉一次,世间上亲情离别的苦难他吃上了一大半。
和钟云同样没赶来采南参加婚礼的还有朱蜜,她已经在沪城忙了小半个月业务,这边的市场更新确实快,能做得东西要比以前多得多,父亲安排好门路,重中之重是老年旅居项目。
接到初颉的消息,她第一时间联系钟云去往医院,陪着钟云办事。钟云早就找了一家新型殡葬工作室,人家从头到尾打理妥当,交待得简洁明了,这机构的创始人也是朱蜜他们在香港读研时的同学,沪城本地的姑娘,有这层关系,自然由她亲自来处理钟爸爸的身后事。
“小初初你不用担心,我们同学都替钟哥办好了,他情绪也比较稳定。狗子你俩好好帮着宝宝盯着婚礼就行,份子钱别忘了啊,两个红包,两边都给一下。”
朱蜜叮嘱着。
“嗯,好,知道了。我这两天把合同签了,就回沪城。”
“这么快的吗?”
“宝宝联系中介给找的,他们现在有一群专门收客栈的人,底价收完了高价出,我们店网络好,能多给点。再一个,我们签的时候本来也不在最高点,反正亏不了,但赚是不太可能赚到的了,另外还要给房东签字费。”
“行,既然决定了,你俩就早回来沪城。反正看这情形,我至少要半年以上。业务顺利的话,就常驻这边了。”
赵奔的招募撬动了初颉离开心思,她从那时起开始衡量自己留在采南的性价比。采南属于她的快乐已经被挖尽了,开客栈带给她成就感的边际效应不断递减。生活不规律,每天管客人吃喝拉撒还要卖东西,对几个人来说已然变成折磨。
至于赵奔公司的职位,最终还是没能留给初颉,卡在了HR总监那关。对于沪城这个残酷的市场来说,她gap了一年,天朝职场不会轻易包容一个任性离开的逃兵。即使这样,她仍然打定主意离开采南。回到沪城,总比当年云伏夜初从零开始要容易得多。
她评估了一下,人脉还有一些,猎头也能有所助益,实在不行还可以再考虑创业呢?但这一次,要在一个她熟悉的市场里,尊重规则的环境下展开。弯路不是白走的,弯路上的风景总归好一些。就像国道、省道的风景永远比高速壮丽些,虽然面临的风险状况更加未知。
选择永远比努力更重要,尤其是在大家都有其他选择可做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