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琬向伊籍报告道:“我看吕凯选的地方不好。
“兵法云: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驻军。
“现在兵分四处,着急时不能互相接应,又多草木。
“如果蛮兵偷渡泸水,前来劫寨,并且用火攻,怎么办?”
伊籍笑道:“兵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可不能死用兵法呀。
“这里天气酷热,不在阴凉处扎营,不等敌人来,就会有大量士兵中暑,失去战斗力。
“而且先不说敌人肯定会死守泸水,企图用泸水的毒气消耗我军。
“就算他偷渡过来,我也不怕。”
伊籍早就布置了大量的明岗暗哨,哪里怕敌军偷袭。
他带着蒋琬爬上一处山头,山头上的明哨向伊籍行礼,暗哨却不知躲在哪里。
伊籍用望远镜查看泸水。
泸水宽约一百多米,其中沙口浅滩最宽,大约两百米。
水面很平缓,就像一面明镜,不细看都无法察觉水在流动。
如果不是熟知演义,伊籍根本想不到,这么安静的一条河流,竟然暗藏杀机。
那么,为什么河水里会有毒气呢?
伊籍用智力255的大脑,搜索脑细胞,他找到了答案。
是硫化氢!
这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易溶于水。
在自然界中,硫化氢常含于火山喷射气体,以及矿泉水中;
此外,动植物以及各种各样的有机垃圾腐烂时,都会产生硫化氢。
泸水太过平缓,无法把水底的淤泥冲走。
那淤泥里,积存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动植物残骸。
它们腐烂产生了硫化氢,溶解在水里。
于是,水就有了毒,人喝了就会死。
当温度升高,腐烂加剧,淤泥里会跑出来更多的硫化氢。
水里溶解的气体饱和了,硫化氢就会像可乐里的二氧化碳一样,形成一个个小泡泡,浮出水面。
但这种气体比空气重,所以不会消散,只会浮在水面上;
它成为一个隐形的杀手,让路过的人和动物,吸入后,顷刻间中毒而死。
死去的人和动物,沉到水底的淤泥里,继续腐烂,继续制造硫化氢。
只有当深夜水温降低,淤泥里的硫化氢不再散发出来;
并且有风,把河面上的气体吹走。
这时候坐木筏或者坐船渡河,才是安全的。
但泅渡依旧是危险的,因为水里的硫化氢,可以通过黏膜,进入人体。
并且泅渡容易踩到淤泥,会促使淤泥里的气体溢出。
那就完蛋了。
伊籍把目光投向河南岸的船和木筏。
所有的船和木筏都被孟获拉走了,一艘都没给北岸留下。
但这个问题不大。
这里有的是树,做木筏并不困难。
但是,要从哪里渡河呢?
伊籍看向沙口浅滩。
土人习惯在那里渡河,并且认为沙口是附近唯一的渡口。
但坐木筏,哪里不能渡河,为什么一定要走沙口?
伊籍猜测,或许是因为沙口河面宽,同样体积的硫化氢气体,像摊面饼一样平摊在河面上,就会比别处摊得更薄。
在那里坐木筏渡河,鼻子不会吸到底下的硫化氢。
而在别处,被两岸夹着,河面上的气体就会更厚实,超过了鼻子的高度。
人即使坐在木筏上,也躲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