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松赞干布起兵时,征服高原四方,在东面攻下了孙波,又名苏毗,距离我军最近的,便是它。”
这两个名词都指代一个国家。
王镇知道,用后世的话说,这个国家的别名就是“女儿国”。
起初,吐蕃在全境划分为乌如、要如、叶如、如拉等四个军政区域,即乌思藏四如,而后松赞干布攻灭孙波,将其纳为“孙波如”,“如”可以看做是一种行政区域划分方式,类似于中原的道或是路。
孙波被攻灭后,松赞干布根据吐蕃人的行政制度,将其改作十一个千所,把该国的全部部族纳入吐蕃统治之下。
王吉正在详细介绍吐蕃人的一些情况,他还着重提到了“孙波如”被吐蕃征服后,就只能为吐蕃不断提供马匹、铁器等重要资源。
如果放在二三十年前,这个松散的部族联盟或许还有拉拢的可能,但松赞干布和历任吐蕃权贵也不是傻子,早就将孙波如上下利益切割的干干净净,孙波如族内权贵大多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不思进取。
眼下,应该就是这个部族联盟在吐蕃朝廷的要求下派出了兵马,尝试用计谋袭击甘凉二州。
“大将军,宛秀城已经攻下,七百部族青壮死伤过半。”
听到这句话,坐在下方右手侧的老者顿时在心里叹了口气,他脸上露出笑容,站起身拱手道:“恭贺大将军为大唐夺回疆土!”
老者姓白,名河,出身当地的羌人部族,也算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长者。
两城既下,眼前就只剩下最后一座石堡城。
那里有可能空虚无备,但也有可能部署了吐蕃军队的主力,准备以逸待劳。
“大将军,”白河觉得也是时候了,他看向王镇,用谦卑的态度请求道:“我等部族都已经为大唐流尽了鲜血,仅仅是几天内,我们就有千余名族人或死或伤,求大将军开恩,不要再......”
王镇抬眼看向他,疑惑道:“我没有逼迫你们去攻城吧?”
白河:“......”
“每一次,我都给了你们足够的好处,粮食,铁器,布匹......这些你们平时看都看不到的东西,本将军有没有小气或是拖欠过?”
白河沉默片刻,回答道:“大将军仁慈,从未拖欠过一丝一毫。”
这些东西固然珍贵,但对于一个处于吐蕃和大唐交界处的部族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其实还是人口。
他们的日子其实异常窘迫。
因为只要周围的两大强国发生摩擦或是爆发大战,他们这些小部族都要首当其冲,就比如说现在。
“报!”
帐外响起通报声,继而走进来一名裨将,对着王镇躬身施礼后,继而沉声道:“夺回百谷城后,方圆三十多里内的五个部族全都如约送来了族内青壮参战,约莫六百余人。”
“你们不愿意打,有的是人愿意打。”
王镇看向白河,温和道:“大唐看的是军功,是本事!你的那些族人,要么是在边地做一辈子的普通人,只要吐蕃和大唐开战,两边都会有人重复我今日的举动,而且他们肯定会做的比我更过分。
要么,就是想办法立功,他们可以像我一样,做大唐的官,以后子孙都是唐人。”
以王镇的身份和地位对白河说这种话,颇有点类似于二战后的五星上将在给干儿子画饼,言语里充满爸爸的爱,同时也暗含着威胁。
“马匹兵器,我会再匀给你们一些,但接下来你放心,我不会再要求你们去强攻石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