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睁眼就是大唐兵变 > 第九十七章 换家

第九十七章 换家

凉州城城高墙厚,轮廓如虎形,是卡死在吐蕃人面前的一道铁关,相比于凉州,平坦无阻的鄯州等地明显更容易受到袭击。

譬如说百谷城,吐蕃人只要在城内煽动起百余名内应,再给些援助,就能轻易让这座城池易手,但对于唐军来说,吐蕃人的这步闲子除了拖延时间外并无其他用处。

但吐蕃人根本没想到这个反应,他们只是如以往那般撩拨了一下大唐边关,但这次,先是长安新贵王镇受封狄道行军副使,官拜右监门卫大将军,领着五千关中战卒和大量马匹浩浩荡荡西进。

这批人抵达战场后,且不说其身边跟随的那些仆从兵和沿途附缀上来的民夫辅兵,光以这五千战卒本身做文章,可不要忘了,王镇手里不缺马匹,在抵达凉州后,他也从未停止过大量购马的举动。

只要到了地方上,王镇手里就会顷刻间多出五千轻骑。

第二路兵马是郭元振手下的凉州军,兵力近万,再加上凉州以南四州的地方守军,足以再凑出一支万余人的军队。

最后一路兵马则是原本驻守北方的镇军大将军张仁愿,不过相比于前两路声势浩大的军队,他只从北疆带来了一千骑,安西都护府东面的城池则会奉命调拨兵马汇入他的麾下。

三路大军,齐头南下。

就好比是两个小孩在吵架,其中一人如往常那般推了对方一下,结果后者家里的大人马上就举着屠龙刀冲了出来。

真要打起狠仗来,后悔的会是谁?

再加上吐蕃人至今不知道镇守北方的张仁愿已经奉命南下,所以在他们的视野里,暂时只有凉州郭元振和王镇的两路兵马,决策上必然会出现失误。

......

站在百谷城的城头上,王镇身后城内不少地方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狼藉,部族兵们在城内大肆劫掠,但王镇手下的唐军却被明令禁止入城劫掠,为此,他还直接让军中校尉杀了十几名管不住手的士卒。

部族兵们抢来的财物,自己保留四分,其余六分全部要送交到王镇那里,然后由后营军官暂且代为保管,等后续开战的时候才会继续发放。

夜色深沉,那名年老的头人再度被唐军军官传唤到王镇跟前,后者身边的同伴在白天就已经战死在城中,所以现在的他,脸上的表情既疲惫又忧伤。

“我要七百名青壮,现在就要。”

王镇看都不看他一眼,开口道:“甲胄,马匹,兵器,我都会提供给他们,如果他们今夜能奔袭宛秀城,在明日天明拿下此城,我会赏赐你们一万贯。

给你们的那些兵甲马匹也都会送给你们,此后,我允许你们的部族可以在我治下生活。”

老者身子一颤,眼神复杂,王镇的这个要求很简单,开价也很诱人,但七百名青壮若是全部折损在宛秀城,等于是有些小部族当场就要被其他部族吞并。

但王镇的要求偏偏对他和身后那些部族兵其实都不算过分,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算得上是仁慈。

“半个时辰内,我要他们出发,愿意去的,每人都有厚赏,不足七百人,我拿你是问。”

等老者转身离开后,麻嗣宗匆匆登上城头,王镇抬头看向他,面露笑容,下一刻却听见麻嗣宗凑过来,低声急切道:“哨探来报,又发现一支吐蕃兵马北上,按时间算,应该是今日白天。”

古代哨探回报消息也是有时间差的,不可能像后世那样发电报或者是立刻传消息回去,所以根据时间推算,吐蕃人那边应该是事先就做好了布置,算准唐军的注意力肯定会被那三处城池吸引过去。

借着这个时间差,他们这时候就能北上袭击甘州或是凉州,尝试劫掠边境,或是直接打守军一个措手不及,攻占城池。

“大将军?”

麻嗣宗本意自然是希望王镇这时候趁着时间紧迫,赶紧率军回援,但王镇思忖片刻后,开口问道:“吐蕃人若是计划周密,那咱们率军回援后,就有可能碰到这样一个情况:

那就是在咱们撤军回援的路上,有可能遭到吐蕃大军的伏击。”

“一旦遇伏,咱们到时候就得全军覆没。”

“那......”

麻嗣宗心想也不能就这样不管吧?

“从当地所有部族那里征发人手,在百谷城周围修筑军寨,我给你和陈玄礼二人每人三百骑,你们去后面督运粮道,一旦有变,就要立刻告知我。”

“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