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我的读后感合集 > 第5章 续《天香》一

第5章 续《天香》一

一夜无眠,像真是进入了一个梦境,紧紧屏息,生怕稍一动静,惊醒了一个梦。有多久没放下手机,就有多久没拿起书本,或许是心灵的不安和愧念在作祟,折磨一夜无眠,躺着像一具干尸,尽管翻来覆去,可是还是没有走出这一形象,就这样倒不如翻开书本来,解决烦恼,得来真迹。可是一拿起来却是真的放不下了,格局,年代甚至是女性的一种向往之精神都驱动着我进入其中,以至于放不下,从早到晚,凌晨五点到现在,真的就将《天香》看完了。

可是给我留下了什么,似乎是一幅图,里面走出来一个又一个女子,可是这样的女子似乎与现在与古代亦是不同的。可却让人喜欢的紧,这是物的福分,也是人的福分,或许会有很多的情感想要一吐为快,可又好像没有体系,我应该好好沉淀,也似乎觉得又该趁热打铁,这几天的耐心和耐性是越来越差了,所以还是就这样开始。出其不意也应该是一种写法。王安忆我接触的不多,所以对她的技巧可谓不通,也从来没有了解过,所以就是说了一些不适当的话也一定要理解不是言不由衷,而是真情流露。对于能够铺开篇幅写长篇的人我向来都是作为我的典范榜样,更加不要说远离身边,写的是年代久远的故事,不管是否存在,都是不易的,除了本身的文学修养作为底子,还需要很多东西,知识的具备只是凤毛麟角,或许还要具备希冀和毅力坚韧的因子,而无疑能够完成的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而王安忆的《天香》又恰恰写的是明末年间的故事,就更加值得我向往了,这是多少人不具备的,对于现代人而言,那是一个陌生的世界。或许就是如此,描写的更加的充满我所向往的境界才能让人久久回味,这不是大器晚成的敦厚,这不是由盛及衰的又一次演变,更加不是单纯的园林艺术。里面的哲学,里面的精髓又是什么?谁都可以自成一家,自成体系,可是有的东西确是深入骨髓的。这里面没有那么多的人物,可是确是让人感觉在读《红楼梦》,或许这么说是对作家本身的一种亵渎,可是又总是这样写,兴盛到衰的申府,甚至在第三卷设幔的时候,在天香园绣由蕙兰传入乡里的时候我看到了巧儿的身影。或许真的如此,就像一开始写修园筑城是上海的特色一样,一夜莲花和香云海时的鼎盛,可是似乎俗语却总是那么应景,鼎盛之家,不出五代,而申家从申儒世和申明世一代算起,也不过四代而已,而三卷里面似乎每一卷都有缠绕的重点和中心,总有几个人在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就是不想要那么一个结局,可还是逃不脱一个局,人生都是一个死局,每个人都在其中,而唯一的开解之法就是迎面死亡。让人沉重同时又有巨大的期待。

在造园中,女主是柯海的妻小稠,还少不了他的妾闵女儿,还有镇海的妻子计氏,她们三个尽管不是造园的主角,可或许就像开初闵姨娘将绣艺带到了天香园申家,可是如果没有小稠,只能做个针线女工,可小稠是书香中人,所以一开始绣艺就带有诗心,所以才会更上一层楼,还有计氏同心同德的锦心绣手,所以才为后来的希昭的绣画,一开始不学天香园绣,而向香光居士学画,可也是这份性情,使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推天香园绣而至鼎盛。

而对于里面的几个女子或许真应该好好写写,而这应该是与书无关却又是有关的,结尾的时候总是感觉写的有点匆忙,收尾太紧,或许作者是为了减少那一份凄凉,所以只是在小稠,闵姨娘,那代人没有到从心所欲的年纪悄悄落幕,只是做了一个简单交待让人有些许遗憾。或许还有很多的东西想要表达,不管是张爱玲的《金锁记》《倾城之恋》,还是严歌苓的文章,似乎里面都能后感知出来,只不过作者总是有女性的细腻不舍在里面,或许还有一种淡然,所以文章少去了算计与勾心斗角,就是落幕,也丝毫让人看不到凄凉,一些事情变化,作者也如申家人一样,都能够看开,能出世能入世,能站在高处,也能够低入尘埃,都好像在率性的活着,体验生活,我们总是在说选择生活,可是事实上,真正能够选择生活的又有几人,还不是都是人因生活而适应,在接触中向自然,向生活妥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