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见马贤川逃也似的跑了,事后又给马贤川发了消息。方舟再次告诉马贤川,万一出事了,谁也兜不了,不要到时候怪自己没给他提前打招呼。
下午,周欣月带着谢粉兰做心包穿刺,一次就放出来100ml。因为给病人在胸口放了一根引流管,后续还会慢慢放出积液。方舟叮嘱周欣月,不能一次放太多液体,否则可能会诱发急性肺水肿。
晚上下班的时候,方舟看了一下谢粉兰的情况。心包积液被放出来200ml,病人觉得胸闷的症状好转了。
第二天早上,方舟还是门诊班。所以一大早,方舟去病房看了一眼病人,就去出门诊。
早上门诊的病人通常比下午更多,方舟忙了一上午都没能停。到了快10点的时候,方舟才停下来看了下手机。
方舟发现有十几个未接来电,都是杜留卓或者科室的电话。方舟这才发现手机一直处于静音状态,于是没有立刻接到电话。
方舟第一时间猜到可能是谢粉兰出事了。
未接来电的时间都是十几分钟前,方舟连忙拨给杜留卓。
“你总算联系上了。”杜留卓说话的语气很急,“你赶紧上来看一下你的病人吧,谢粉兰不行了。”
“什么情况?”
“我说不清,病人突然氧饱和度就只有52%了。我现在打电话叫各个科室的老总,呼吸机都推过来了。你最好也过来一趟。”
“那我在门诊啊,也没有带规培学生。而且,我昨天就跟你说了可能会发生这种情况啊。”
“那你自己看情况吧,你最好过来!”杜留卓匆匆挂了电话。
这天早上,方舟和马贤川都在门诊,所以最了解病人情况的医生没有一个在病房。
很多时候,病人出事都是因为工作安排不合理、分工不明确、沟通不到位导致的。
就好比现在,病人都要抢救了,主管医生在出门诊,上级医生也在出门诊,到底谁来处理病人呢?按照岗位职责就应该是值班医生来处理病人。但是值班医生早上还在查看自己的病人,哪有精力和时间顾得上别人的病人。
方舟心想,现在门诊已经上了一半,能不能停门诊得领导说了算,自己哪能说停就停。于是他决定找在隔壁出门诊的马贤川,请示一下能不能停门诊。
马贤川驼着背,趴在桌子上写病历,哪怕病人再多,工作再忙,马贤川都要保持字迹工整的优良传统。就在方舟进来的前一刻,他还在那不慌不忙地书写着病历。
“马主任,谢粉兰病情变化不太好。”方舟一进门就说道。
马贤川听到方舟的声音,立刻抬起了头,似乎早已知道发生了什么。方舟心想,杜留卓刚才给自己打电话,半天打不通一定会给上级医生马贤川打电话,所以马贤川肯定知道病人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