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他笑了,笑了!”李菲儿看到辰辰笑了,自己也情不自禁地笑了。
“为了让你娘开心,你要多笑一笑。爸爸不在家的时候,你要多逗娘开心才行。”方舟这就开始给辰辰上第一堂“孝道”的课了。
方舟当天晚上就开始照顾辰辰。他让李菲儿一个人在主卧休息,把辰辰放在小床上,连人带床推到客厅,他就睡在沙发上陪睡。
方舟刚睡着就被辰辰的哭声弄醒。方舟按照李菲儿教给他的流程,先检查尿不湿,如果不需要换,就去冲奶粉。有时候也不是饿了,只是睡觉中间醒了。遇到这种情况,方舟就得哄睡。先是拍着哄睡,这是最简单的,如果睡着了,大人也可以休息了。如果还哼唧,那就得起身抱着哄睡。如果抱着还不行,就得在房间抱着走来走去。一晚上折腾三四回,基本上每隔一两小时醒一次。方舟平时值夜班,到了凌晨运气好的话,还能连续休息一会儿。但是照顾辰辰,一晚上下来,比值个通宵的夜班还要累。
第二天方舟黑着眼圈把还在睡觉的辰辰推到李菲儿身边。看到方舟丧气的样子,李菲儿都忍不住笑了:“怎么样,知道我的难处了吧?”方舟应了一声,迷迷糊糊就去上班了。
这天,方舟在抢救室值班。上到一半,方舟困得站着都能睡着。突然,听到有个病人在门诊吵起来了:“我们交了这么多钱,还不是都是给你们了?!”
“你不做就算了,是你要求查,我才给你联系外送的。这个检查医院做不了。”林常心平气和地解释。
“一个外送检查这么贵?!是不是分给你一半?”病人依旧态度恶劣,指着林常嚷嚷。
虽然不是在骂自己,但方舟感同身受,可能因为自己也是前不久刚出过事。
“真是黑心的医生!有没有一点医德?!花这么多钱,病还没治疗,就是一堆检查?!”虽然林常已经在看下一个病人,但这个叫嚷的病人还站在门口骂街。
分诊台的护士都看不下去了,走上前把病人拉到一边解释。
方舟刚才听了会儿,已经听出了前因后果。大致就是病人问了一个检查能不能做,医院不能做,林常就给联系了第三方公司,但是病人嫌贵就开始骂医生。方舟最烦的就是动不动把“医德”挂在嘴上。要当上医生,如果是博士毕业,从六岁的儿童开始,得学习20年以上,接受过这样的高等教育的人,德行不高的也有,但是是少数。要是换做文化程度不高的人来做医生,又能有多高的道德水准?医生这个职业,行业水准要求很高,是个容错率很低的职业,不具备相应的素质也很难当医生。如果连这样的人都道德低劣,还有哪些人的德行是高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睡眠不足,方舟一阵眩晕。他环顾四周,抢救室的病人都在看着他。这十几个病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刚才也都听到了吵架的声音。方舟感觉病人看着他的眼神都不怀好意,似乎怀疑他吃回扣。
“大夫,你看今天我们又花了500多块钱。”5床的家属突然凑上前,方舟吓了一跳。
“关于花费,可以打印明细,具体查了什么,用了什么,哪个检查多少钱,哪个药多少钱,都写得清清楚楚。”方舟的思绪随着家属的问话被拉回了现实,干脆利索地解释道。
“这个血常规,来了已经做了3回了,还有肝功,做了两回。这个检查有必要重复吗?”家属是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方舟看了看5床躺着的病人,这是个63岁的老年男性,来的时候发热伴肝功能异常。病人黄疸非常严重,整个人看上去都是黄的。
于是,方舟开始给他解释病情:“病人目前考虑是感染,血象很高,白细胞是正常值上限的两倍,我们给了抗感染治疗。治疗后得监测血常规,看治疗有没有效果。另外,病人之前发烧的时候在家里服用了好几种退烧药,来急诊的时候已经出现了重度肝脏损害,于是,我们又给了保肝药,打了两天保肝针之后就要复查,看转氨酶有没有好转,如果没有好转,就要调整治疗,可能还要上人工肝。”
三十来岁的年轻人恍然大悟:“好的。大夫您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但这个价格也太贵了。”说完,又有点不好意思地揉了揉鼻子。
说道价格,方舟更无奈了,这个话题出现的频次可能比“医德”更高。价格是明码标价,大型三甲医院任何一种药物的价格都比外面的药店便宜,为什么总是听到病人跑来跟医生抱怨。平时方舟还会说上几句解释一下,今天方舟实在没有心情解释更多。他又坐回了椅子上。
年轻人把手机一扬,笑道:“我现在就去给卡里充点费,这就是给你们打工资呢。”
方舟听了这话心里就堵。他还没来得及说话,一起值班的护士翁玲玲和李菁就大声驳斥了:“什么叫给我们打工资呢?”翁玲玲继续说道:“你打到卡里的钱都是给病人买了药,做了检查,难道是发给我们了?”
“我掏了这么多钱还不是你们收了?”
“我们一个月就几千块钱,你们每个病人都给我们打工资了,我们就发这么点钱?”翁玲玲没好气地回道。
是啊,钱去哪里了呢?
方舟上次听财务科的人说,急诊最忙的时候,每天的流水都是上千万,结果一天的盈利才几万。大多数钱就是在医院过了一下,很快就又打给了公司。各种药物的费用、仪器的费用,各回各家,总之不会留在急诊。忙了半天,自己的劳动是给各大公司打工,当然医护的劳动费用是相当低廉的。就说挂号费,方舟工作七八年了,挂号费依旧只有八块,其中一半还是给医院,自己得四块。辛辛苦苦看8个小时,撑死了看五六十个号,200多块钱。如果一个月30天,一天也不休息,就六千块左右。而这背后堆着读了20年的书,顶尖的大学,还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方舟居住的小区,楼下有家理发店,报价是狮子大开口,单剪188,充会员88。方舟吓得从没在这家店理过发,都是跑到城中村花上十块钱理发。除此之外,医院的收入还得和医院庞大的后勤一起瓜分,后勤人员甚至是医护总数的两倍以上。于是就出现了刚入职的修电梯的工人收入高于同年资的医生的现象。
然而,在年终总结的时候,总是说医院收入几十个亿,还是当地的纳税大户。财务科的主任甚至拿到了“优秀纳税个人”的称号。可自己的工资为什么这么低?医院的收入不给员工发,都去哪了?
方舟这次因为医闹被扣钱,再加上养娃,买奶粉、尿不湿、婴儿玩具等花了不少钱,于是变得对收入格外敏感。方舟做事也格外小心,他甚至感觉每个病人都可能成为医闹。在和病人交流的时候,他也格外谨慎,生怕说话不合适就会被病人抓住把柄。他想起之前有个贫困户,害得他和科室被扣钱,或许也是故意使诈,他甚至感觉每个病人都会使诈,坑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