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是急诊接触病人最多的地方,形形色色的人以各种病因来看急诊。到了晚上,其他科室都已经下班了,只有急诊还在营业,来看病的要么是急症,要么是白天没来得及看病的。急诊还有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分流。将门诊的病人按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轻的就在门诊诊治,稍重的放在留观室,一边治疗一边观察,最重的直接就被推进了抢救室。留观和抢救室的病人进一步向科室分流。病人由相关科室会诊,需要住院的分流到各个科室。剩下的实在住不进去的病人就留在急诊,有的住进了急诊病房,因为床位紧张,连急诊病房都住不进去的就只能放在抢救室或者建议转院。
人流量大是急诊的常态,繁忙伴随而来的问题就是容易出错,医疗风险高。在诊室坐诊的医生正在给病人看病,不知不觉就被不断涌进来的病人包围起来。
“大夫,我的肚子一直疼着,我都等了两个小时了,这还叫急诊吗?”
“你那个不严重,可能就是胃肠炎了,刚才不是抽血了吗,等一下血常规吧。”
“你先给我止疼啊。”
“胃肠炎的话要用抗生素,不能用止疼药。”
“现在就把抗生素给用上不行吗?”
“等血常规出来了才能知道到底要不要用抗生素。”
“原来你也不知道是不是胃肠炎啊,不知道刚才还跟我说是胃肠炎,什么大夫?!快给我止疼!”
“大夫,我早上看过了,但早上那个大夫下班了,现在看结果为什么还要挂号?”
“重新看病就要重新挂号。”
“挂号多少钱?”
“7块。”
“怎么这么贵!为什么门诊4块,你们7块?就看一个病,看一次挂一次号?!得挂几次号才能看完?”
“那要看化验结果,看能不能一次就能诊断了,不能的话就要补充检查。”
“什么?!就来回挣挂号费呢吧,真是没医德!”
“大夫,你看我等了一上午了,下午还要去接孩子,能让我插个队吗?”
“你问问排在你前面的病人同意不同意,他们如果同意,我没意见。”
“我是问你,你让我问别人,答非所问,什么态度!”
“大夫,我是慢性病,想开两个月的药。”
“我们只能开一个月。”
“大夫,我家太远了,来一趟不容易,能多开点吗?”
“电脑开不出来,开了也保存不了,打不出处方。”
“那你想想办法看能打印出来不?”
“这是系统设置好的,药品降价以后严格控制开药的量,最多只能开一个月。”
病人听罢瞬间就爆发了:“就让我多跑路,路费都不够!黑心的大夫!”
…… ……
乱糟糟的环境,浮躁的人心,但医生必须坚守阵地,保持“他人乱而唯我不乱,他人暴躁唯我不暴躁”的心态,否则就是干柴烈火一点就燃。当然,突发事件不可避免,于是就有了“风险金”。风险金,顾名思义,因为有风险才发的奖金,急诊的医生称之为“挨打费”。每个班几十块钱的风险金,也就是算下来一个月不到一千块的挨打费,并不足以抚慰真正挨打的医生的心灵。
从早上8点看到12点半,方舟看了60多个病人,中间甚至都没有时间喝水上厕所,此时已是饥肠辘辘。他让袁姗姗拿着自己的饭卡去食堂吃饭。于是袁姗姗在食堂吃完饭,又帮他买回了午饭。
方舟正要开始吃饭,又进来一个胸口疼痛的老头。方舟大概了解了病史,又带着袁姗姗给他做了个心电图。心电图显示没有异常。
老头见方舟的手边放着盒饭,便大声说:“哎呦,我胸口疼得很,怎么大夫还要去吃饭呢?”目光最后定格在了那盒饭上。
袁姗姗白了老头一眼,而方舟并不理会老头的言语,因为后面没有等待中的病人了,方舟让袁姗姗先试着写一个门诊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