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回首往事大爱无疆 > 第34章 科学与实验

第34章 科学与实验

金文在部队了解到,飞机着陆时罗盘指针晃动,这会影响飞行安全。教员们认为信号太弱,把它放大就行。大家就着手研制罗盘放大器,装上飞机后使用效果很好。空军要求批量生产,教研室到教保科找三个工人,由发明者吴金富组织实施,利润一半交学校、一半教研室自己支配。这是破天荒的亊,这笔钱用来过年买瓜子、花生开联欢会用,以代替往年卖旧报纸筹集资金。还给其他教研室50元开联欢会,多余的钱用不了向陈校长申请去大连旅游,陈校长不敢批准,只好去长春净月潭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管理好这笔钱呢?教研室研究后决定先让孟教员去学校领钱,主任再到小孟处领钱,再由金文去主任处领钱支出,发票要三人签字,金文记收支帐。年终组织查账小组审计,最后由财务科审核,科长表扬他们说:“虽不规范,但正确无误。”

金文制订教学新大纲时,要求有实验课,得到校领导批准后,下拨十万元建立电子实验室。教员们雄心勃勃,要建当时全国最好的实验室。金文和乐秀琪去北京清华、北大、北航等大学学习考察,还参加天津仪嚣公司在昌黎办的一周讲座会。

终于建成了满意的实验室,学员实验中每人要装一台收音机,装好后以低于元器件成本卖给学员,受到极大欢迎。当时提倡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使战士复员后能掌握一门技术,金文专门给学校退伍战士办电子技术学习班,实习时一人组装一台收音机,战士们非常高兴。

为了响应“军民共建”号召,教研室和南关区重点学校,即长春市第八中学搞军民共建。航校派教员给八中高年级同学上课,航校教员讲、演、写、画四项基本功很讲究,板书整齐,课堂演示多,教员设计的教具多,不像地方一支粉笔就能上课。所以八中老师都来听课,学生实习装收音机,连家长都欢迎。因为有创收,中秋节每个老师都得到一份月饼,军民关系非常融洽。

国家对外开放,军校也应开放,从军民共建实践中体会到,走出去开眼界。于是趁吉林工业大学举办《东北电工理论学会年会》机会,金文和电工教研室主任乔军,主动去参加学会的年会,学会第一次看到两个军人参会,大家热情地和金文交流。

金文和乔军商量,想邀请学会明年年会在航校召开,向航校领导请示得到同意后,金文向学会发出正式邀请,学会非常愿意,秘书长亲自去航校商定日程和会议安排,作充分准备后年会很成功。

参会人员参观了航校几十个实验室和上课器材室,参观了实习机场,见到了扔下第一颗原子弹的轰六功臣飞机,东北电工理论学会的大学老师们,无不欢欣鼓舞,惊奇的说:“一个中等军校实力比我们大学还强,水平不亚于重点大学。”

航校还为朝鲜办学,专门建造了外训大楼,成立了以朝鲜族电子教员崔京学为主任的外训教研室,由李福教员浓缩铅印一册334页45万版面字的外训电子技术基础教材。

这批朝鲜学员上速成班仅学三个月汉字,学员就能听懂中文教员上课,真是神奇。航校还组织派出教员去非洲,一年办学十个月一期课,培养非洲机务人员,回来可得到当时买不起的电视、冰箱、洗衣机三大件作为出国上课的报酬,这是抢着走出去的好亊。

航校还组织写教育、教改、教材内容的经验论文,除发表在学校期刊,金文还亲手刻钢板出版电子教研室教学论文集,充分发挥教员对教学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金文主动参加了《吉林省中专电工电子教学研究会第二次年会》,年会共收到论文60篇,金文带去自己航校的论文十篇。金文的论文“调制器中的晶体管反接问题”和“关于晶体饱和区问题的探讨”,分别获得二、三等奖。电子教研室的宋熙茂;电工的程宝柱、陈乃一;无线电的陶丽华、潘子元,都获四等奖以上。在老师建议下,其中40篇论文摘要编成册,打印出版,对教育工作有参考价值。

开放办学,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军民共建,交流经验,教育相长,是可取可行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