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会回来,谢歆就等在府里了。
顾长宁意外,谢歆抓住她的手就说道:“山阳发生水灾,大司马离开去赈灾了,不过朝廷赈灾慢,他自己过去没有带物资。我想着让棠记各地铺子开个方便,日后将钱财还给你们。”
“阿姐担心了,棠记的物资都已经送过去了。”顾长宁面上微笑,“你放心,棠记会全力协助大司马去赈灾,利保他一月便归。”
赈灾一事,虽说有兵就可以防止兵乱,可手头上没有吃的,老百姓饿急了,当真会反抗。
事情闹大了,各地兵变,容易让百姓对朝廷不满,一地接着一地起事,事情就闹大了。
因此,不仅要有兵,粮食也是紧要的。
上官家的生意不如棠记,棠记深入各地,这个时候是用处最大的。
谢歆厚着脸皮过来,也做好被拒绝的准备,万万没想到,顾长宁先她一步都派人去协助了。
一时间,她红了脸。顾长宁拉着她去厅里坐,一面说道:“阿姐来的正好,我有些事情想与你说说。”
“什么事?你帮了这么大忙,我感激你还来不及,怎么会拒绝呢。”
“阿姐,我想开女学,是女子学堂,不收男儿。”顾长宁落座,面色平静的说出这番话。
谢歆愣住了,半晌不知道跟着坐下来,还是顾长宁拉她一把,“阿姐是被惊到了吗?”
“女学?女子学堂……”谢歆失语,下意识抬手摸了摸顾长宁的额头,“你想什么呢,就算你有钱开了也未必会有人去。说句难听的话,谁家会有钱送小女娘去学堂。”
“学堂不收束脩,免费的,还会有一日两顿饭食供应,你觉得,会有人送女娘上门吗?”顾长宁忐忑不安,但见谢歆的反应,她就知道很难。
她是听了姨娘的意见,先有良才才可举荐入朝,因此,女学是最好的途径。
谢歆摇首,“难。寻常人家连家中郎君都没钱送,怎么会有余力送女娘呢。”
“可这是免费的呀。”顾长宁委屈巴巴的眨了眨眼睛。
谢歆说道:“你若开男子学堂,必然会有很大成效。”
“我为何要收男子,他们家里人砸锅卖铁供应他们读书,女娘就不同了,就算家里有钱,相送学堂也没得送呀。也只有大户人家会在家中办个小小的学堂让家中的女娘读书,饶是如此,还是以女红琴艺为主。”顾长宁撇嘴不满,灵动的双眸浸润着冷意。
谢歆也没办法了,道:“你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难办。”
顾长宁托腮,确实很难办,她点明:“她们不送女子是觉得女子读书无用,倘若女子也可入朝,家中有女娘的也会送,对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囔囔,皆为利往。
没有利益的事情,谁会愿意做。
倘若换一下,女子入朝,男儿不可入朝为官,还有多少人愿意将家中郎君送去书堂。
这般大逆不道的言语听得谢歆心惊肉跳,她戳了戳顾长宁的脑袋,“你是不是近日受了刺激才想到这么荒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