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攸:“正是。”
“以前可读过兵书?”老者追问。
张攸听到这里,心中的疑惑更深。
俄顷。
张攸开始回道:“读过《孙子兵法》。”
老者:“那你喜欢这《孙子兵法》吗?”
张攸摇头,“谈不上喜欢。”
老者神情一凝。
“为何?”老者目光死死地看着张攸。
张攸:“敢问老丈,《孙子兵法》读了后,是用来干什么的?”
老者面色一滞。
没过一会儿。
老者方开口说:“《孙子兵法》是将领攻城略地之必读,但不能拘泥于此书,要因时而变、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张攸:“如此说来,老丈精通兵法?”
他心想:这父子,此时,让他不得不与历史上的王翦与王贲做对比,吻合度极高。
或许,眼前老者,是那王翦,而那中年男子,则是王贲。
两人都赫赫有名。
后来秦国一统天下后,两人都归隐,不问朝中事情。
两人如今的生活,这样的说法,倒也说得过去。
老者的目光突然一顿,怔在了原地,良久,才叹道:“曾经是......”
张攸听到老者此言,心中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
眼前两人,是王翦和王贲父子俩。
张攸瞥了一眼老者,又扫了一眼中年男子,“王叔可是王贲大将军?王翁可是王翦大将军?你们二人为大秦一统六国立下赫赫战功,史书上必然会有你们重重的一笔。”
“在吾心中,对你们二人亦是非常敬仰的。”
当然,主要是军事才华。张攸心中补充了一句。
张攸话落,老者与中年男子纷纷身体一震,他们看向张攸的目光充满了怀疑。
同时,他们心里也有些复杂。
他们没想到,不问朝中之事后,时隔四年,竟然还有人记得他们。
“汝是如何得知吾等二人身份的?”中年男子锐利地目光盯着张攸问道。
张攸面色不改,从容而平静地望着中年男子。
“刚刚你们告诉我的,还有,猜出你们二人身份很难吗?”张攸面色平静。
老者和中年男子彼此对视一眼,默默不语。
“这事情,我和阿父就当作不知道。你将此事埋在心里,切莫与他人讨论此事。否则,汝命难保!”王贲郑重地对张攸说道。
眼前的年轻人说对他们很敬仰,赢得了王贲的好感,他才提醒一下。
张攸点头以应。
尔后,王贲与王翦二人沉默不语。
张攸也没有想开口的念头,王翦和王贲如今处境,恐怕也不容乐观。
若是牵扯太深,恐怕容易引起秦始皇猜忌。
到时候,他能不能返回沛县还是个问题。
就这样挺好,萍水相逢,然后相忘于江湖。
或许,王翦与王贲也是作此想。
他们再也没有找张攸交谈。
而也从这天起,王翦与王贲再未和他说过一句话。
张攸今夜又在屋外待了一夜。
后面每一夜,都在外面待着。
他的心一天天在变冷。
他看向章台宫方向的目光愈来愈平静、幽深、森寒。
代秦之心,愈发坚固,世上再无他人撼动。
十五天后,赵高来了。
然后,他与王翦聊了一会儿,之后,赵高就带张攸离开了此地。
张攸紧跟在赵高身后,低着头,目光淡漠。
赵高也没有跟他说过一句话。
坐上了赵高的马车,等他们经过一处大街时,赵高就将张攸给放下了。
“你的车夫在咸阳以南手工坊的赵里客舍,还有一女子在旁。”
赵高说完后,就让车夫驾车离开了。
张攸看着赵高的背影,目露沉思。
下一刻。
张攸就朝着赵高所说的赵里客舍而去,头也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