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秦末枭雄 > 第33章 张攸教识字,樊哙怒子不长进

第33章 张攸教识字,樊哙怒子不长进

张攸扫了一眼众人,“汝等且随吾往学室!”

说罢,张攸转身迈步往学室走去。

夏侯灶等人彼此对望一眼后,便急忙跟上。

一行人到了学室后,自行选择案几跪坐。

张攸则是在最前面的案几跪坐。

学室内共有八张案几,一张在最前面且居中的位置。

其余七张,分四排,前三排每排两张案几,最后一张案几,便空着,两两案几之间相隔三尺。

张攸一眼望去,第一排左右各坐着的是周亚夫、樊伉,第二排左右各坐着的是程仲双、程季全,第三排左右各坐着的是个子比较高的程伯武、夏侯灶。

“以后,汝等便依此序而坐。”张攸温和地开口道。

“唯!”众人应道。

“汝等可识字?”张攸问道。

程伯武接话道:“回先生,吾兄弟三人皆识字。”

张攸点头,看向周亚夫、樊伉、夏侯灶三人。

周亚夫望着张攸,面色一红,低着头:“回先生,周亚夫......只识得几字。”

樊伉咧嘴一笑,大声嚷道:“先生,吾可比周亚夫厉害多了。”

张攸神情一怔。

“汝识得哪些字?”张攸目露好奇。

他很想知道自言大字不识的樊哙,他的儿子知道几个字?

樊伉故作神情严肃,一本正经地道:“首先,吾识得樊字这个‘樊’字,再就是阿翁的‘哙’字,和吾名字中的‘伉’字,还有,便是‘狗肉货二十钱’六个字,最后,便是‘秦律’两个字。”

“吾,总计识得十一个字。”樊哙声音说的很大,在场所有人都能听得出他语气中的自豪。

周亚夫低着头,暗想:吾才识得七个字,比樊伉少识了四个字,吾一定要努力超过樊伉。

夏侯灶面露尴尬之色,自觉忏愧,声音如同喁喁细语:“吾......仅识得四个字。”

张攸笑道:“汝等情况,吾已知晓。”

“今日,吾教你们识字,还有读书。至于读什么,就由吾来选。”

“首先,吾教你们吏字。”

张攸说完,便用左手举起案几上的空白竹简,正对周亚夫等人视线,然后,张攸开始用右手拿着蘸墨的毛笔,左手将竹简高举过肩,稍歪着头向左,视线正对前方,最后,在众人的注视下,一笔一划地写了个吏字。

“汝等可看清如何写这个‘吏’字?”张攸望向底下的学生。

“清楚了,先生!”所有人高声应道。

“善!汝等可持笔,一笔一划的将此字写十遍,待会儿,吾会检阅。现在,汝等便开始吧!”

张攸说完话,便起身而立。

他率先走向周亚夫,看着周亚夫握笔姿势不对,便握住他的手,矫正他的握笔姿势,写完了一遍‘吏’字,写完后,张攸屈身低头看向周亚夫:“亚夫,汝可记住刚刚吾教你的握笔姿势?”

“回先生,亚夫记住了!”周亚夫低头应道。

张攸满意地点点头,又走向樊伉,当看到樊伉握笔姿势如同挥舞着拳头,攥得紧紧的,歪歪斜斜地写着‘吏’字,只是,这吏字少了几笔。

于是,张攸手把手教了樊伉写‘吏’字,连续教了三遍,樊伉才将握笔姿势改正过来,那个吏字的笔画才终于完完整整。

因为竹简不同于纸张,写字若是不用力,写出来的字容易看不清。在此处,所以用的是一笔一划,其含义是指写字很深刻,字字有力。而一笔一画是形容要认真的意思。

程仲双、程季全两人的字写得都很工整,不过,程仲双的字写得很小,更为工整,而程季全的字则写得刚劲有力,棱角突出。

张攸对他们二人都口头称赞了一声后,又检查了程伯武的字,程伯武写的字又大又豪放,但有连笔,并非一笔一划。

张攸面露不虞,问程伯武道:“吾刚才所言,‘吏’字需要一笔一划,汝这‘吏’字却并非一划,汝是如何想的?”

程伯武红着脸,梗着脖子道:“吾以为,这字只要能写,且认识就行,无须这般一笔一划,颇为麻烦。”

张攸平静地说道:“一个字都不能写好,还如何指望他做出什么事情呢?汝阿翁先前对吾言,汝看书缺乏耐心,但依吾之见,汝做事也缺乏耐心。”

说到这里,张攸看向程伯武:“荀子《劝学》一篇,汝须抄写十遍,必须一笔一划,明日酉时由夏侯灶收起,然后送往吾屋里。”

程伯武脸上写满了不服,但看到程仲双和程季全不断给自己递眼色时,便忍了下来。

而夏侯灶则是点头应了下来,换来的是程伯武瞪了他一眼。

夏侯灶心中有些动摇,犹豫着要不要帮程伯武之时,不料,却陡然间听到了张攸的下一句话,面色立即一变。

“明日酉时,若是夏侯灶汝没有将伯武的十遍《劝学》一篇收上来,吾便罚汝亦抄十遍《劝学》一篇。这《劝学》一篇,汝去吾书房里去寻。”

“唯!先生请放心,吾必会监督伯武好好抄写。”夏侯灶连忙作出保证。

张攸最后看了看夏侯灶写的字,马马虎虎,但能看出确实是认真一笔一划写的,虽然这‘吏’写得看上去有些潦草。

张攸检查完一遍众人的字后,又重新跪坐在前面的那张案几旁。

“今后,汝等课业完成后,统一由学室长收起来,这学室长,汝等每个人皆可担任,每人可任十天,十天后一换。学室长一职由长进多者担任。”

“长进多者,吾心中自然有数。学室第一个学室长,便由夏侯灶担任。”

张攸的话刚说完,樊伉便问道:“先生,这学室长,可有什么好处?”

张攸瞥了樊伉一眼,目光余光扫过众人一眼,看到众人眼中都想了解这个问题,便开口道:“吾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便重新介绍一下吾,让汝等对吾能够充分了解。”

“吾曾对夏侯灶讲过,吾会的有兵法、剑术、算学、医术、工学、法家之学、儒家之学、杂家之学、谋略之学。至于其他的一些本事,吾就不言说了,汝等未必愿学。”

此话一出,学室内一片安静,众人瞠目结舌。

所有人心中纷纷不敢置信。

夏侯灶再次听到张攸如此说,心里依然是震撼的。

“当好学室长,吾会根据他的喜好,而单独传授他一项本事。学了这项本事,退一步,可以自谋生路,不会饿死,进一步,将来或可建功立业,即便是封侯,也不是不可能。”

众人回过神后,听到当学室长的好处,所有人心中都有了争夺学室长的念头。

“吾有言在先,并不是第一个当了学室长,就能安稳无忧。汝等六人,每人可当十天,但须是长进多者担任,一人可连任学室长,若是有人能连任三次,那么,汝便能向吾提出汝所想学之本事,吾必会倾囊相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