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歆和闻华岚在澜江市停留了几天,假期余额只剩两天,返程的他们俩打算在途中停留一天的时间顺便看看那个路途中不知名的风景区,玩一天,照顾一下承受不了八小时的路途的闻歆。
客车一路摇摇晃晃的到了秋湖镇,他们提着闻明给的特产不能轻松一下,好在这个乡镇在附近是出了名的凉快,一年四季好像只有秋天般凉爽,所以取名秋湖镇,闻歆来到了这里人都感觉更轻松了一些。
华岚听说这儿有个湖叫秋湖,一年四季的凉爽天气全仰仗于这个湖。在小镇上的旅馆稍事休息后,他们便往秋湖出发游玩。
距离秋湖七八公里的地方还有一个寺庙叫清泉寺,华岚在读书的时候听过老师说,清泉寺之所以叫清泉寺是因为山上有一汪源源不断的井水留下来,这汪深深的井水从地底下漫出,不注意看井口会以为是简单的一小滩水,这小滩水会慢慢从高至低流到山下,山下的僧人过去为了喝到更干净的水也山脚搬到了山上。
井在过去鼠疫泛滥的时候保住了很多人的性命,这寺庙在当地人心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但是清泉寺香火总是不旺,不是因为这个寺庙的神灵不灵验,而是有传说说这个寺庙,只有烧第一柱香时的祈祷才会灵验,再来二次三次的祈祷无论多虔诚都不会实现。所以大家来到这,只爬山成为了共识,不敢轻易浪费掉这一生只有一次的机会。清泉寺所在的这座上山崖陡峻,墨色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搭起来,远远上去像一只沾染了墨色的刺猬,坚硬的黑石中生出许多梧桐树还有其他许多树来,这些弯弯曲曲的枝丫努力地往外生长着,给沉重的黑山增添了丝丝生机。
闻歆和华岚在清晨天刚亮时就出发到了山脚,早上的空气格外的凉爽宜人,一路上几个老人家从弯道尽头的台阶上漫出,山里的人已经和山外的景一样雪鬓霜鬟,几乎看不见什么年轻的面孔。到了山腰间的清泉寺门口,一个老人家在门口一张陈腐的桌子上守着一个箱子,他们俩刚要进去,就被老人拦下指着桌角的旧纸板,旧纸板上写着“进山的需交卫生费6元”,这是进寺庙和去山顶的唯一一条路,他俩点点头把钱交了。
刚进寺院门口闻歆便说,“这钱交的挺值得呀。”
华岚看了一眼感到了认同,的确清泉寺不像其他的寺庙一样老旧残破,漆红色的大门浮着规整的金色半圆,墙体通体也都是鲜亮的红色,窗花画着蓝色绿色的花纹两边是山水画,好像一切都是新的。此时的太阳刚刚照上山腰的大门,照向白色的石柱,金色的牌匾与房檐,反射出煜煜金光映入华岚的眼中。光看一个大门就知道寺院中的人一定十分虔诚。他们穿最黯淡的衣服,却又造出最鲜艳的寺院建筑,旧的是旧人,新的是新寺。
进入大门口后就是传说中的清泉,看不见有水从上面滚滚流出来,却一直有一缕清冽的水流从地底掠过水平面流淌到更低的山下,这么多年就这么不间断的流淌着,这口泉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什么从时候就开始供养山上及山下的人。
华岚跟闻歆慢慢逛到了弥勒佛前面,闻歆望向面前的弥勒佛转头问华岚姐要不要烧香,华岚说不用了,反而问他是不是不太相信这儿的传说,她得到了相信的回应。闻歆边跪拜边在嘴里默念着什么,华岚觉得他太单纯年纪轻轻就把心愿摆在了佛祖面前,以后不知道会不会后悔。
俩人在寺院的游逛结束了,闻歆问华岚,“华岚姐,你想不想到山顶看看?”
“好啊,但是听说山顶很冷。要去的话我们得和师傅们借件衣服。”华岚也觉得到了这儿后,没有上山时那么累了,趁还留有余力不应该错过登上山顶的机会,也表示赞同。于是借到衣服的两人就往山顶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