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历史直播:我给秦皇汉武上语文课 > 第67章 劝学3

第67章 劝学3

【“现在字音都没问题了吧?”

“没问题!”

“那我们现在来看看这篇文章,翻译一下,先看第一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这里‘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已’是停止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这是一篇议论文,我们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

这个问题几乎所有学生都知道,“论点、论据、论证!”

“对的,这篇文章它开篇就给出了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我们来看看接下来荀子是怎么论述这个观点的?”】

因为学习的是儒家经典,所有儒家学子看的格外认真。

其他各家也是,虽然专注于自家,但是对于其他学说,他们也是了解的。

荀子的学说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

而为了论证这个学说,为了揭示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他创作了《劝学》一文。

所以《劝学》除了勉励学习之外,荀子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

但是现在一看这个上课内容,荀子就有点失望。

虽然会提到他的思想,他的学说,但是显然重点是放在了文章格式的学习上。

这些学生可能是初学,还在最基础的文意理解上,对于荀子的思想没有深入了解。

“唉,罢了,能有这个宣扬儒家思想的机会,已经足够难得了。”

【来看第二段,先看这一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里的“青”是靛青,是一种染料;“蓝”是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提取靛青。

“之”是代词,指的是它;

“于”是介词,第一个意为“从”;第二个表比较,意为“比”;

“而”是表转折的连词,但是、可是的意思。

同时这也是是一个特殊句式,是状语后置句。

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于蓝取之,而于蓝青”。

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中取得,但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接着的这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同样是状语后置句。

我们也可以翻译为:冰,是水制成的,可是比水寒冷。

接下来秦筝就按照这样的顺序,逐字逐句的把文章翻译了一遍。

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都讲了一遍。

学生也跟着做好了笔记。

但是这样一翻译完之后,也到了下课的时间。

对于秦筝这样的新老师来说,拖堂是不存在的,她比学生还不想上课。

就算是连堂课,下课铃响起的时候,秦筝也直接宣布下课。】

这节课全是一些基础的文言知识,不仅是学生觉得无聊,观看天幕的人也觉得枯燥。

“这节课听得好想睡觉啊。”

一个听课的学子说出了大部分人的心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