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词,关于词的知识我们在第一课的时候就讲过了,这里就不再多作赘述。
值得讲一下的是词牌名“念奴娇”。
这个名字来源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名叫念奴的歌伎。
五代时期,王仁裕的一本笔记小说《开元天宝遗事》中有记载:“念奴者,有姿色,善歌唱,未常一日离帝左右。每执板,当席顾眄。帝谓妃子曰:‘此女妖丽,眼色媚人。’每啭声歌喉,则声出于朝体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官妓中帝之钟爱也。”
后来念奴的明媚娇艳,成为了文人称艳的题材,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个曲子词。】
王仁裕没想到天幕会突然提到自己,不是在讲词吗?
“看来后人也跟我一样,对这些趣闻轶事感兴趣。”
毕竟《开元天宝遗事》主要记录的是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逸闻遗事,内容以记述奇异物品,传说事迹为主。
书中记载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内容足够有趣。
【我们再来看看这首词的题材。
从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怀古诗。
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古事、古迹,多用典故、对比等手法,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以前我们学过的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就是怀古诗,大家应该都了解的。】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之后有人感叹:“张养浩这一句,道尽了无数百姓的苦难啊。”
【“我们再来看看作者,苏轼。”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说到这里,秦筝停顿了一下,多提了一句不相关的,也是为了活跃气氛。
“说到苏轼,他还是我男神之一呢。”
“那老师你其他的男神是谁?”
“当然是我们儒雅可亲的总理了!联合国为他降下半旗。”
说这些,学生就情绪就起来了,秦筝连忙把话题拉回来。
“其他的以后有机会再跟你们聊聊,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苏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吧。”】
男神,应该跟他们常说的不是一个意思。
根据语境,可以推断出是喜爱、仰慕、敬佩的人。
宋之前的人推断了出来之后,开始疑惑。
“这个苏轼的魅力比李太白还大吗?之前秦夫子可没有用这么仰慕的态度。”
“各有所好而已,可能秦夫子更加欣赏这个苏轼的诗词。”
“还有也不知道这个总理是什么样的人,听起来就很厉害的样子。”
“看秦夫子这么推崇的样子,以后应该会说到的吧,等着就是了。”
“说的也是。”
另一边,张怀民揶揄的看着苏轼。
“男神?子瞻你的魅力,千年以后还是如此大啊!”
苏轼虽然有点羞赧,但是嘴上依旧不饶人。
“怀民,这就是你不懂的地方,太受欢迎也是一种烦恼啊,唉。”
苏轼还故作烦恼的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