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家的说:“如此,多谢二奶奶。”
凤姐说:“你先回去,回头我叫你。”
周瑞家的说:“是。”
第二天,凤姐家 堂屋,凤姐对平儿说:“平儿,你让人去叫旺儿来。”
平儿答道:“是。”
凤姐说:“再让人把周嫂子也叫来。”
平儿说:“是。”说着,出去了。
凤姐慢慢地喝茶。
平儿打起帘子。
平儿说:“旺儿来了。”
旺儿说:“给二奶奶请安。”
凤姐问:“旺儿,我问你,在顺天府你可有熟人?”
旺儿说:“顺天府?有几个熟人。”
凤姐点点头。
凤姐说:“这样,周嫂子的女婿,就是那个古董商人,叫冷什么的,因买卖古董,与人发生纠纷,被人告到顺天府,现被押起来了。你既在顺天府有熟人,就帮他打点打点,说个人情,把官司了了,放他出来。”
旺儿说:“这不难,只是我要知道这案件的具体情况。”
平儿说:“周嫂子来了。”
周瑞家的进来。
周瑞家的行礼:“给二奶奶请安。”
凤姐说:“周嫂子,你来的正好,你女婿的案子,就让旺儿兄弟去帮你疏通疏通,他在那官府里有熟人。”
周瑞家的说:“好哇,谢谢旺儿兄弟。”
凤姐说:“你把那案件的具体情况,给旺儿说一说。”
周瑞家的说:“是这样的,我那女婿,前些日子,在旧货市场上,捡了一漏,他花五钱银子,买了一只元青花的大瓷瓶,买回来放在店里,不出三天就卖出去了。卖了五万两。那原卖主听说,就找上门来,要他们的瓷瓶,我女婿说已经卖了,他们就要那卖的五万两银子,我女婿不肯,他们就告到官府,这就把我女婿押了起来。”
旺儿笑了笑。说:“我明白了,古董行是有这么个规矩,凡是捡漏的东西,一律不准再往回找补,你女婿这么做,原也没错。那家告到官府,官府原也不该受理。可是话又说回来,他们不受理,他们吃什么,喝什么!况且也都知道古董商人有钱。”
周瑞家的说:“那,据旺儿兄弟看,这官司该如何了结呢?”
旺儿说:“这倒不是什么难事,只是周嫂子你得出点血了,拿出些银子来,上下打点打点,把官司结了,就判那原告一个妄告不实,把案子结了,放你家女婿出来就是。”
周瑞家的说:“行啊,要多少银子,旺儿兄弟,你现在就跟我回家去取。”
旺儿说:“那行,我们------”说着,看看凤姐。
凤姐说:“那行,你们俩快去吧,拿了银子,好去打点,快放周嫂子的女婿出来。”
周瑞家的,旺儿退出。
曹府院内,周瑞家的,旺儿边走边说。
周瑞家的说:“旺儿兄弟,你看,要多少银子够呢?”
旺儿说:“少了不管用,多了也没必要,你拿五百两出来就是了。”
周瑞家的说:“行,没问题,全靠旺儿兄弟周旋。”
旺儿说:“其实这五百两银子也不用周嫂子您出,您那古董商女婿自会出的。五百两银子,对他来说算什么。”
周瑞家的说:“他出不出,我都得救他,一个女婿半个儿,不管怎么说都是一家人。”
二人说着,走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