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找了个借口,周正又离开了村长的屋子,朝着义庄走了过去。
第十六章 义庄
发山村祖庙。
罗毅在与几位看守祖庙的老人聊熟之后,被老人们邀请进入了祖庙。
祖庙不大,一个前厅中央摆放一张大桌,桌子是阶梯状的,最下面一层是放置香炉的,上面几层按辈分分列各个先祖姓名。
并没有某些强盛宗族那么强的仪式感,进入祖庙后不准拍照,不准大声说话,不准这,不准那得,老人们并没有禁止罗毅等人拿着摄像机拍摄,录像。
单纯的灵位与灵牌没什么好看的,罗毅只是拍摄了了几张显示房屋格局的照片,便向带着自己进来的老人问道。
“杨老先生,我听说你们村世代供奉着一位神?”
老人面色一动。
“罗教授,你知道五面神?”
来了来了,这个村的淫祀神灵。
罗毅笑道。
“听过名字,但不知道具体过往,老先生你知道的,我是历史教授,而这个历史教授大部分是向别人讲述历史,而我这样的,是小部分,专门挖掘隐没在时间之中的历史的。这位五面神是小地区内的信仰,还没有人研究过,我就想研究研究,说不定未来能出本历史书,将这位神灵的事迹展现在平常人面前。”
杨姓老人面露激动之色。
“这,这,这,这出书的,是不是说,我们的神,神,要,要……”
“别激动,别激动。”
罗毅连忙安抚道。
“杨老先生,您先带我们去看看这五面神的神庙,再说说这个神的历史怎么样?”
“好好好,罗教授,您跟我来。”
五面神的神庙就在祖庙的另一边。
走过了祖庙后面,就有一间一层的小房子出现在罗毅的面前。
小房子与祖庙一个样式,同样是四边挑檐,两根柱子立在檐下,有一对对联。
“善恶不当问。”
“好坏无由来。”
罗毅眉头一皱,又转头看身边的老胡,老胡也是一脸凝重。
一般的神庙前的对联,大多以祥和,威严,福禄为主,要的就是个喜气。
但这个五面神庙前的对联,罗毅看不出路数。
杨姓老人带着罗毅与老胡走入了神庙内。
五面神的神庙内部约有二十多平方的空间,绝大部分空间被空置,就只有最前方一段,放着一架面目漆黑,握着一把掉色的石质长剑的武官雕像。
对,武官,从身上的铠甲,武器就能看出这座雕像的武官身份。
这不是什么奇怪的地方,在华夏以武官封勋,封神的多得是,关羽就是一个。
走在最前的杨姓老人盯着雕像激动道。
“罗教授,你看,这就是我们五面神的雕像,我们每逢逢年过节都会来这儿祭祀过节的,那时候热闹的很。”
杨姓老人似乎是想到了什么,脸上的表情热烈至极,但旋即又变得落寞。
“现在年轻人都往城市里跑,也就只有我们几个老人还记得这位五面神了。”
杨姓老人叹息着。
“也不知道我们这些老骨头死后,还有没有人记得五面神。”
可能对并不知道五面神的人来说,五面神不过是一个乡下小地方的淫祀神灵,但对于杨姓老人这样一辈子都在一个小村落里的人来说,五面神的记忆贯穿人生全部,美好的,痛苦的,犹豫的,不甘的,当记忆与羁绊与某个概念扯上斩不断的关系。
那就放不开了。
罗毅咳嗽了声,再从小雪手上拿过了一份录音笔,打开录音键后询问道。
“杨老先生,您能跟我们说说这五面神的信仰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吗?”
杨姓老人感慨道。
“怎么发展起来的,那你就问对人了,我爷爷那辈和我讲过五面神的故事,说是在七百年前,我们的先祖逃避兵灾,躲到了发山山上,当时正好是冬天,没有吃的,天气又冷,饿死了很多人,当时我们的一位女性先祖向苍天祈祷,只要有神灵愿意拯救他们,他们愿意永生永世供奉这位神灵……”
“于是,这位五面神出来了……”
……
周正走出了发山村的边界,朝着义庄的方向不断靠近。
走了二十多分钟,周正肩膀上冒出了一团黑气,清妙娘娘落到了周正的肩上。
“大猪蹄子?”
“嗯?”
“我觉得,这个发山村很怪。”
清妙娘娘转头看了眼生起了袅袅炊烟的发山村。
这本该是一片人间烟火地,此刻在清妙娘娘的眼里,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冷。
“大猪蹄子,你相信我的话,现在就走吧,别见这个魏龙蛇了。”
周正伸手摸了摸清妙娘娘的脑袋。
“我也觉得很怪,很诡异,就是……”
周正抬头,一座破旧的木屋已经出现在了眼前不远处。
这木屋是发山村的义庄,专门用来放置尸体的地方。
“我们人,怎么说呢,有很多人脾气很怪,就喜欢愚弄别人。”
周正有点怀疑自己目前所见的一切,都是魏龙蛇这位大佬设置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