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神棍是怎样练成的 > 阴谋夺权

阴谋夺权

“臣以为我们可以利用主教的死来作文章。”首相看着皇帝点点头,接着说:“我们可以说主教死得蹊跷,要求刑部调查主教的死,然后皇帝可以说在真相没出来之前,不得选举新任主教,皇帝就可以临时管理教会的事务。”

“妙,妙啊,比尔,你真是我的好首相,能替我解忧啊。”皇帝走下办公龙椅,来到比尔的跟前,情不自禁地说。

“等到皇帝熟悉摩南教事务后,就可以废除主教,由皇帝亲自掌权。”首相说。

“好啊,来人啊,赐酒,今天真是太高兴了。”

“既然皇帝认为这样行得通,那就请召见刑部大人吧。”首相说。

“好。”皇帝说:“来人,传旨召见刑部大人。”

皇帝召见了刑部大人,把目的说给他听,他们都知道主教得死完全属于自然死亡,查并非是要真查,只是想拖延事态。刑部大人是皇帝最信任的人,不然他不会把这样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之后皇帝对他说了一句话“能查则查,不能查就拖。”

因为皇帝知道这事交到谁手上,都是件难办的差事。所以,他只能说“能查则查,不能查就拖。”

主教去世后的第二天,皇帝就对全朝大臣和教会宣布:“主教的死很是蹊跷,我已经叫刑部大人彻查此事,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在此期间,主教的职责就由我来代理,如果大家都没什么意见,现在就可以通过。”

大臣和教士们面面相觑,似乎没什么意见,除了那些知道内幕的大臣心知肚明外,其他人似乎认为这样处理事情很公道。但不久,一个教士站了出来,提出异议:“教会的事务应该由宗教人士管理,陛下不是宗教人士,不应该插手宗教事务。”

“我很怀疑主教的死和诸位有没有关系,为了证实诸位的清白,要求刑部大人必须彻查此事,为了防止主教的大权落入图谋不轨的人的手中,主教的职责就由我来代理,这不对么。”

“这……臣只是以为应该把宗教事务交给教士们处理……”教士说。

大殿上开始议论起来,这时候,皇帝看了首相,首相立刻会意了,站出来说道:“我们都相信陛下是公正的。”

“既然如此,传我旨意,全国哀悼主教三日,全国百姓必须到附近教堂哀悼主教,今天就这样,退朝。”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主教去世了将近一年,皇帝也掌握神权一年了,对摩南教内的宗教事务已经了如指掌。皇帝费尽心思想把自己掌握的神权合法化,对不服他掌权的宗教人士威逼利诱,甚至让忠心的朝臣和首相进行游说。

但是,仍有许多人认为皇帝不应该介入宗教事务,而且刑部一直没有查出什么端倪,没拿出什么说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满,皇帝也知道这件事拖越久越不好,索性想了一法子,命人传播出消息,说皇帝想废除主教责职,独揽神权。消息一传出,即刻引起了一些宗教人士的不满,他们联名上书纠集众多僧侣聚集在宫殿外围静坐,袭击朝中官员。

皇帝得知这一情况,反而十分欣喜,命人调查了这一活动的参与者和发起者,他知道这些人大多是不支持自己掌权的人。这样一来,皇帝明白哪些人会忠心于自己,哪些人不会。于是,逮捕了那些为首闹事的僧侣,并把他们交给刑部审问。皇帝从这些僧侣中选出几个极反对他掌神权的人,严刑烤打让他们被迫承认与主教的死有关,合谋下毒迫害主教,目的是为了篡夺主教的神权。

那些无辜的僧侣该杀头的杀头,该流放的流放。这时候,皇帝通告天下说主教是被意图篡权的人下毒毒死,要天下的人不要再妄加猜测。但皇帝还不敢取代主教,因为如果迫不及待地这样做,肯定会引起骚乱。

皇帝只能继续笼络人心,再求进一步动作。首先,皇帝赐封了一些僧侣,把他们任命为朝中官员,拿朝廷俸禄。事实上他们不需要做什么事,只须继续管理好他们的寺院。这一年因为多了许多僧侣拿国家俸禄,国库一下子亏空了许多。

为了缓解国库空虚,皇帝把京城几个大寺院的主持僧侣们找来,要求他们带头把他们寺院一年的收入上缴国库,然后寺院以后的开支由国家统一安排,以缓解国库的亏空,为国家财政出力。那些僧侣都受过皇帝的好处,现在皇帝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僧侣们都不好拒绝,满口答应了,并承诺愿意为皇帝和朝廷效劳。皇帝很高兴,又为他们加官加爵。用金钱买通了人心,皇帝还远不满足,他频繁地出入各大寺院,参加或主持各种祭典,以显示他虔诚地信仰摩南教。

这一天,皇帝秘密召见了一位僧侣,这僧侣住在京城郊外的一座破庙了,可以说是名不见经传的。

僧侣来到了皇帝办公的大殿。

“你就是阎无寇?”皇帝说。

“正是。”

“赐座,起来说话。”

“谢陛下。”

太监搬上了一红木椅,阎无寇起身坐下。皇帝突然觉得少了什么,说道:“备茶。”太监又上来,搬上了一茶几,放上一壶上好的茶,退下。

“喝茶”皇帝说“听说你长于面相,是吗?”

“草民,只是略知一二。”

“过谦了,过谦了。”皇帝笑笑说:“那你帮我看看面相。”

阎无寇盯着皇帝看了好一会说:“皇帝相貌奇伟,有龙虎之气,所以,贵为天子。又性聪慧,是空前绝后的千古帝王。”

“哈哈,老生常谈,这话我听多了。”皇帝笑着说,“其实今天叫你来,是想叫你办件重要的事,不知你是否信得过。”

“能为陛下效力,在所不辞。陛下可以相信草民。”

“好。”皇帝说:“事成之后,黄金一百两,若坏事,就留下你的脑袋。”

“陛下,尽管吩咐。”阎无寇说,“草民一定竭力去办。”

……

一个月过去了,到处传播着这样的消息:皇帝彼得不仅有帝王之相,而且有通神之相,即有聆听天神摩南旨意的能力,是能够成为宗教首领的神王。而且消息越传越远,成了妇孺皆知的事情。彼得对这很满意,阎无寇也从此消失,不知去向。

听说皇帝有着可以通神的本领,许多虔诚的宗教信徒都很感兴趣,想方设法地打听这件事,一些有机会接近皇帝的僧侣当面问皇帝这件事,彼得也承认说自己确实有这本领。

这时候,皇帝身边的太监和宫女常常发现皇帝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全身抽搐,抽搐的时候,双眼紧闭,满脸通红。太监和宫女被吓个半死,叫来太医,太医也看不出什么病,只能开些安神的药。但皇帝坚决不吃药,还对周围的人说他看到了摩南神,还看到了他给世人的经书,里面都是看不懂的经文。周围的人问写的是什么内容,他也只是说天机不可泄漏。这事后来也传开了,这神秘的事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

舆论影响越来越大,一些有地位,有权威的僧侣也开始将信将疑,不再坐视不管。他们不断来到宫殿,要求当面在皇帝那里得到考证,并得到来自天国的经文。但皇帝说,他看到的是来自摩南神赐给世人的看不懂的经文,摩南神只是要他记住在经书上看到的种种符号,在没有澈悟经文前,不得泄露经文上任何一个符号。那些虔诚的僧侣信以为真,整天在庙宇里祈祷感谢摩南神恩泽,并盼望能够早日得到经文。后来,玛雅氏也关心起这件事,她也想知道她丈夫是不是传达摩南神旨意的人,她即使不想相信周围人的说法,也总该相信那些德高望重的僧侣。但这一次,彼得没有隐瞒玛雅氏,他告诉玛雅氏,他并不是传达摩南神旨意的人,都是他为了得到权力才对天下人说了这样一个弥天大谎。他之所以肯告诉玛雅氏,是因为玛雅氏是他唯一值得信任的人。玛雅氏也理解他,因为他们都是无神论的支持者,所以她向彼得保证她死也不会把这说出去。

这一天,彼得突然说他悟到了经文的意思,全国几个大的庙宇的主持从各地赶到了皇宫,在宫里的一间房内,与皇帝进行了会面,见证这一切是否真实。皇帝说出了他看到的经文内容,让几个僧侣都大吃一惊,所有的内容都是他们从未看过的。内容大致如下:

第一,所有教徒都必须承认只有摩南神是世界最高神,除此之外,别无最高神灵。

第二,人都是有罪的,只有通过信仰摩南教,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只有摩南教能带给天下人幸福。

第三,所有教徒不分种族,不分肤色,不分疆域,都是兄弟姐妹。

第四,所有教徒都有传教的义务,为了使其他民族信仰摩南教,并带给他们幸福,必要时可以使用武力,发动战争。

第五,当今皇帝彼得是能传达摩南神旨意的唯一人。

本来僧侣们是远道而来,为了验证皇帝所说的话是否属实。但皇帝所说的经文内容都是字数不多,逻辑严谨,经过反复的研究论证都没有发现自相矛盾的地方,似乎真的是天国经文。僧侣们问,为什么经文只有这么短短五条,皇帝说这是因为他每次都只能看到天国经文的一部分。僧侣们又问,有什么可以证明皇帝所说都是实话,彼得说摩南神的旨意不需要什么证实,只有加以信奉才可以带给天下人幸福,最后彼得还说可以用自己的生命和名誉发誓自己所说的话句句属实。

僧侣们显然对彼得的回答很满意,他们面面相觑,点点头,他们相信了。之后,他们又召开了教会,一致同意确立彼得为宗教领袖。至此,彼得终于成为了神王,从此他本人和他的统治被拢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正式成为宗教领袖还要举行盛大的典礼,但皇帝对自己的龙袍很不满意,他需要华丽的带有宗教色彩,象征神权同时又象征王权的龙袍,于是他叫人重新设计和制作了龙袍,用以将来出席摩南神的祭祀大典。龙袍赶制了一个多月终于做好了,用尊贵的黄色做底色,上面不仅绘有腾云驾雾的龙,还增加进了摩南神降伏诸魔时发怒狰狞的神情和悯怀天下慈悲的神情。为了使衣服更显华丽,再加上一个比较大但轻盈的帽冠,但由于帽冠较大,穿戴不方便,皇帝平时可以不用佩戴,只有参加大典时,才需要佩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