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神棍是怎样练成的 > 可怕的诅咒

可怕的诅咒

彼得当上宗教领袖后,不仅拥有王权,而且还拥有神权,可以说是集大权于一身。为了使国库更加殷实,彼得下令全国各地所有寺庙的一年的收入不再上缴教会,而是全部上缴国库。至于寺庙的日常支出和维修费用,都必须上报朝廷,由国家统一安排。这是一项重大的改革,可以大大削弱地方势力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相对的还可以加强中央的财力,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为了使改革能够顺利进行,皇帝又在各地成立了宗教裁判所,用以监督改革的实施,他们上可以监督寺庙和地方官员的行为,一旦发现有贪污腐败,徇私枉法的行为都可以上朝廷检举,下可以监察平民百姓的言行,把他们的言行反映给朝廷。为了避免官员之间相互勾结,又规定了官与官之间可以互相监督检举。

在稳固了国内统治后,彼得又把眼睛瞄向了对外征服,想利用宗教带来的空前的凝聚力来发动大的对外战争。于是,国内的庙宇培养了大量的传教士,这些传教士大都被派往国外,在异域进行传教。传教士的这些努力最终也有了回报,使得许多邻国家都接受了摩南教,每一个地区接受了摩南教,他们就在该地区建庙宇,立石碑,石碑上除了有用当地文字刻的摩南教的经文,还刻着守护之神发怒时半人半兽的狰狞形象。守护之神不仅仅起着装饰石碑的作用,在教徒们心中,守护之神还守护着他们神圣的经文,不受诸魔侵犯。但传教士在传教时,有时也会遇到坚决的抵触,大都因为该地区也有他们信仰的神。这时候,传教士会奏明朝廷,彼得的军队就会来到该地区,进行圣战,一旦战争取得胜利,他们就推倒该地原有的庙宇,建起他们的庙宇,立石碑,强迫当地人民接受他们的信仰。那些参战的士兵大都是狂热的教徒,他们坚信他们进行这些战争,是为了带给天下人幸福,那些反抗阻止他们进行宗教扩张的人都是魔鬼,都应该被消灭。因而他们打起仗来异常英勇,但是,那些反抗的民族为了抵御外来势力的入侵,也誓死保卫祖国,所以,战争通常十分惨烈。

由狂热的教徒组成的战斗力极强的军队在短时期内迅速扫荡了整个大陆,战争使得独裁更加加剧,也使得彼得的权力达到顶峰。

就在彼得的权力达到顶峰的时候,玛雅氏相继为彼得生下了两个男孩,大的叫马特,小的叫雷恩,都十分健康。彼得很高兴,和玛雅氏更加较以往亲密,有事没事的就往后宫里跑,陪着玛雅氏和他的孩子。看着皇后得到皇帝的悉心照顾,其他妃子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直恨自己的肚子不争气,只生公主,不生王子。后来,也有三个国色天香给彼得生下了三个男孩,但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王子出生。

还有一个没有给彼得生下王子的妃子,名叫珍。之所以不得不提到她,不仅仅因为她是别国的公主,长得极其艳丽,倾国倾城,还因为她被彼得纳为王妃,后来几乎影响了彼得的整个帝国。

据说当时,那公主出使来到彼得的国家,为的是两国的长久和平友好,受到彼得的热情接见。出乎彼得意料的是,她长得十分美丽,妖艳,皮肤白皙,丰腴的胸脯似乎呼之欲出。也许是出于男人的本能,彼得尽可能地留公主在自己宫里多住几天,结果,公主也答应了,这几天也改变了一些东西。

大概公主知道彼得对自己有感觉,公主也渐渐发现彼得是个不错的男人,于是,便时常和彼得处在一起。表面上他们是在谈论公事,事实上,十几天后,他们已经开始了儿女私情。因为这样,公主在宫里呆了一个多月,直到行程期限到了,不得不离开,公主才愿意回国。

临行前的一晚,彼得或出于公事,或出于儿女私情来到了公主在宫里的住处,据彼得身边的随从回忆说,彼得当晚并没有离开,而是在公主的宫里过了一夜,随从半夜起来上茅房,还隐约听见从公主寝宫传来的女人的呻吟声,吓得赶紧退了回来。

为了不让事情败露,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时,彼得就匆匆回到了自己的寝宫休息。公主则睡到日上三竿,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皇宫,回国去了。

回国之后不久,公主珍就感觉到自己身体不适,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怀孕了。她谁都不敢告诉,就连自己的父王也不说。又急又恼下,马上写信给彼得,彼得也给公主珍回了信,说会娶了她,不过,两人要里应外合。之后,彼得给公主珍的父王捎去了一封信,说希望两国能和亲,以修百年和好。公主珍的父王很高兴,马上答应了。但是,应该派谁去和亲呢,就在所有人都为此烦恼时,公主珍自告奋勇说自己可以去和亲。她的父王当然不愿意,毕竟公主是他的掌上明珠,谁会让自己的女儿嫁到大老远的地方,自己难以再看到,所以,她的父王坚决反对。无奈之下,公主只好向她的父王吐露了实情,老国王这才知道彼得想要和亲的真正目的,感到羞恼又愤恨,因为自己的女儿被人搞了,这怎么能叫他不生气呢。

最后,父王还是想了一法子,就是让公主和国内的一男青年结婚,这样她肚子里的孩子就有父亲了。至于和亲的事,就重新选一个绝世美人,比公主还漂亮的美人去和亲,这样彼得也会同意的。这似乎是个两全其美的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但公主就是死活不答应,哭着闹着硬要嫁给比她大二十多岁的彼得。老国王很无奈,最后只能答应了这门亲事。

就在公主出塞和亲的那一天,老国王哭得老泪纵横,公主成了彼得的珍妃,也成为了两国和平友好的伟大使节。令所有人包括老国王都感到笑涕皆非的是,公主嫁过去后六个月就生下了大女儿,为了不让人猜疑,只能说自己的女儿是早产儿。但令老国王感到欣慰的是,公主和彼得的感情一直很好,是彼得一生中最宠爱的女人之一。遗憾的是,尽管彼得希望珍妃能给自己生下一两个王子,但却一直没有,只给彼得生下了四个女儿。

到了皇帝六十岁的时候,一共只有五个王子,和十六个女儿。而且有一件事让彼得很恐慌,不是因为自己子息少,而是因为多年前发生的一件事:

那时候,彼得的军队横扫了整个大陆,冲击了许多国家的宗教,甚至使得一些宗教灭亡了。摩南教也开始在整个世界散播开来,就在彼得的军队打到大陆的末端时,遇到一个国家信仰其他神灵,并且坚决抵触摩南教。于是,他们像往常一样开始打仗,攻占城市,推倒庙宇,逼迫该教教徒放弃信仰。

一次,当军队冲进一庙宇时,正准备进行打砸抢杀的时候,将军看到神像旁边的墙上刻着这样的一句话“你们的皇帝亵渎了我们伟大的神,神诅咒你们的皇帝,二十五年后你们皇族的血脉将得不到延续。”后来,这句话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皇帝很生气,说:“那我就让你的教徒通通死光!传我命令,坑杀该教所有的教徒,一个都不要留。”于是,教徒们作鸟兽散,逃命的逃命,隐姓埋名的隐姓埋名,但大多逃不过厄运,可以说那时候血流成河,横尸遍野。

因为彼得是相信这个世界是无神的,所以对这一诅咒,并不放在心上。但自己子息少的事实让彼得不得不考虑这一诅咒是否会应验,但彼得始终觉得自己皇族的血脉不会在二十五年后就断绝,因为自己有五个儿子,除非在二十五年后就都死光了,但这是不可能的啊。所以,彼得始终觉得那诅咒是无稽之谈。

后来,发生了一件令彼得十分心痛的事,他与一爱妃的三王子居然在大殿上就边塞军事问题和他争执起来,让彼得下不了台。他当时很恼怒,说:“既然你这么有能耐,那就到边塞带兵去吧。”言下之意是要把王子贬到边塞去带兵打仗。

不料,三王子冷静地说:“谢父王成全,儿臣早就想带兵打仗,建功立业。”

这时,一大臣站出来说:“陛下,不可以啊,三王子从小生活在宫里,从没有受过苦,怎么可以到塞外打仗啊。”

“就是没吃过苦,才要到外面磨练磨练。你不用再说了,今天就这样,退朝。”

之后,三王子的母亲也来给三王子求情,她说:“陛下,你不可以贬三王子到边塞去,他是你的孩子啊,天底下有哪个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啊。”

“是叫他到外带兵打仗,又不是叫他去死,更何况是他自己要求的,你又何必为他求情。你不知道他今天是怎样顶撞我的,不让他到外边吃苦,他怎么能知道当年,他父王打江山是何等的艰辛。”

“可是……”

“你不用多说了,我已经决定了,你要是为他好,就不要为他求情。”彼得说。

几天后,三王子就离开了京城,来到了边疆,同蛮族打仗。在彼得的五个王子中就数三王子最身强体壮,与他的外表一致的是,三王子十分英勇善战。打仗的时候,不顾将帅们反对,和普通士兵一样冲锋陷阵,所以,他率领的队伍士气高涨,勇猛异常。刚刚领导军队参加战争就频频获得捷报。一点也不像是在宫廷长大的王子,彼得也对此感到欣慰。

此后几年,三王子由于在战争中频频取得胜利,渐渐有了威望,成了军队的最高领导者。但他也见到了战争的残酷,尤其是那些蛮族,被视为还未步入文明时代的人,他们身材矮小健壮,集体迁徙,迁到哪里打到哪里,喝的是马血和泥水,打起仗来十分勇猛,因为打仗就是他们全部。有一次,三王子的军队把蛮族人逼入了绝地,断绝了他们的粮草供给。他们吃掉了战俘,再吃了马,宁死也不愿意投降,最后,几乎全部战死。这还不算最残忍的,如果不抗击这些蛮族,他们会长驱直入,每到一个地方,就烧杀抢掠。到处奸**女,甚至把她们吃了。男的,则逼他们打仗,如果他们不拼死打仗,逃跑或倒戈,就会被抓回来,杀掉。即使卖力为军队打仗,他们也得不到半点酬劳,还会被当成牲畜一样对待。他们与其说是人,不如说是万恶的魔鬼。

三王子因此十分痛恶蛮族人,无时无刻不想把蛮族人消灭殆尽。他又非常体恤自己的士兵,该让士兵休息的时候就让士兵休息,要他们好好养着,但一上战场就要他们拼命地厮杀,往前冲,没有命令,决不能回头。不仅如此,三王子还十分注重鼓舞士气,军队到处都可以看到传教士的身影,传教士对士兵们传教,就是让他们相信他们是在干一件伟大的事情,那是为了天下人能得到真真正正的幸福。这也是三王子在战争中屡屡取胜的原因。

三王子的异母弟弟五王子,也想像他哥哥一样,到外面打仗,建功立业。

这一天,五王子求见皇帝。当时皇帝在花园里散心。

“一大早就来找我,有什么事。”彼得说。

“父王,我想到外面去打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