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后唐烟云 > 第三十八章 缓兵之计

第三十八章 缓兵之计

见他二人迫不及待地盯着自己,郭崇韬身子向前微倾:“刘鄩的确不是个容易中圈套的人,可末将以为,这件事的关键恰恰不在刘鄩,而在刘知俊!”

“怎么讲?”

“不管刘鄩面上如何,符道昭真正的死因,他肯定已经一清二楚了。两位将军担心的无非是刘鄩会不会揭发刘知俊,可是,不管他揭不揭发,刘知俊都不会坐以待毙!”

周德威和李嗣昭二人若有所思,李嗣昭仍有疑虑:“依我看,刘鄩绝不会为了一个死去的符道昭而置千军万马于危险境遇,他定会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会告诉刘知俊,他不会找刘知俊的麻烦,这样一来,岂不——”

周德威却对李嗣昭的话置若罔闻,他直问郭崇韬:“你方才说刘知俊绝不会坐以待毙,你是说,他们会内讧?甚至,刘知俊会对刘鄩下手?”

郭崇韬摇摇头:“会不会下手说不准,可他们二人比不能共存!”

李嗣昭身子往后一靠,颇有怀疑:“你如何就能确定?若刘鄩真的与他同心协力呢?”

“刘鄩当然愿意与他同心协力!”郭崇韬不慌不忙道,“为了赢得此战的胜利,刘鄩不得不和他同心协力!”

“你的意思是——缓兵之计?”周德威失落的眼中渐渐泛出欣喜。

“以二位将军对刘鄩的了解,他是个心胸宽广到能容忍残杀战友、临阵脱逃等劣迹的人吗?”

“他不是!”周德威和李嗣昭异口同声道,“他面上敦厚,骨子里却刚烈,深通权术却嫉恶如仇,治军严明,在他的军队里,他绝不容忍这种事情发生!”

话到此处,他们心中已然明了。刘鄩此时不会与刘知俊撕破脸,可一旦战争结束,回了开封,刘知俊有几分胜算能与刘鄩在朱温面前对质!刘知俊如此机警狡诈,岂会想不到这一点!

小人之心度不了君子之腹,可有时候,君子之腹更难度小人之心。你猜忌我,我防着你,你算计着秋后算账,我不如先下手为强。天下之大,不过人心!

周德威惊诧地望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暗暗点头称赞。

而另一端,开封的皇宫大殿之上,群臣阒寂,垂首噤言。朱温的目光上下移动,一排排扫过手中的奏章,脸色越来越难看。金阶玉陛之下,朱友贞满眼期待地望着朱温,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样,朱友珪却没那么淡定了,他时而偷瞄朱温的神色,时而琢磨朱友贞的盘算,坐立难安。

朱温沉重地把奏折放到桌上,用猜忌的眼神望着脚下的朱友贞:“这件事非同小可,若无真凭实据,不得搅乱军心!”

“儿臣有证据!”朱友贞信心满满,“刘知俊斩马之时,有不少士兵都看到了,儿臣就找到了一个!”

“斩马?”

金銮殿中顿时一片窃窃私语,群臣纷纷交头接耳,互相打探。

朱友贞听见耳边的纷扰,心中更是得意,上前奏道:“父皇,敌军偷袭之时,刘知俊不但没有奋力杀敌,反而为了逃跑而斩了符道昭将军的战马,致使符将军堕马,被周德威斩杀。此罪天理难容,请父皇治刘知俊死罪!”

此语一出,震惊全朝,朱友珪更是大惊失色。不过,他立即平复了心情,问道:“你说刘知俊害死了符道昭,可有切实的证据?注意——”朱友贞刚要开口,就被他拦住:“我说的证据可不是你从大街上随便拉个张三李四来,就自称是潞州之战中亲眼目睹此事的士兵!”

“父皇见都没见这个士兵,二哥怎么就说此人的冒充的?”朱友贞反驳道,“二哥如此护着刘知俊,莫非是看准了他手上的什么权力?”

“你——”朱友珪气得面皮涨紫。

“好了!”朱温一声怒喝,“郢王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么大的事,不是一个无名小卒说了就能信的,还有没有其他证据?”

朱友贞知道自从上次朱友珪帮刘知俊争取到神威军统领的位置之后,刘知俊便死心塌地地跟着朱友珪了。这次逮到刘知俊这么大的死穴,他满心欢喜,以为只要一封奏折上去,定能让刘知俊不能翻身,以此打击朱友珪。

可他却忽视了一点,朱友珪和刘知俊的勾结,在朱温眼里,远远不及他与刘鄩的联盟更刺眼。尽管刘鄩并没有与朱友贞示好的意思。

朱友贞慌忙道:“父皇,事情是否属实,只要召回刘知俊,当面对质,一问便知!”

“召回刘知俊?”朱友珪冷冷一笑,“四弟以为战事是儿戏呢?如今我军与晋军对峙柏乡,你却为了莫名其妙的罪名要召回临阵大将,居心何在啊?”

“我有何居心!”朱友贞恼羞成怒,“倒是二哥,为何处处维护一个罪臣?”

“罪臣之说,言之过早吧!”

正当他二人争执不休的时候,金銮殿外突然响起一声洪亮的声音:“启禀陛下,刘鄩刘将军八百里加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