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后唐烟云 > 第三十八章 缓兵之计

第三十八章 缓兵之计

夜色凄迷,刘知俊呆呆立在木棍架起的火盆旁,随风蹿动的火舌几乎要灼到他的脸上。

“咴——”一声马鸣从马厩里传来,刘知俊循声望去,双眉紧蹙,面色发白。他似乎听到了潞州城外那一声惨绝人寰的马嘶。那夜兵马慌乱,可不知为何,在心慌意乱之时,他没有注意符道昭的神情,却牢牢地记住了那匹马的眼神。那种始料未及的惊慌失措,那种痛不欲生的忿恨。那匹马仰面痛呼,轰然倒下的巨响如平地惊雷,炸开在他脚下。

“刘将军——”

惊慌中,突然有人喊了他一句。他抬眼一望,刘鄩不知何时从大帐中出来了,正站在门边,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眼神望着他。他知道,这眼神里绝没有丝毫善意。

他不由自主地偏着脑袋试图往营帐里打探,刘鄩用锐利的目光盯着他:“刘将军要找什么人?”

“啊?”他结巴道,“没——没有!”

军营里巡逻的士兵来往不断,整齐划一的脚步声,战马的嘶鸣,甚至夜火噼噼啪啪的燃烧声,从不间歇地为深夜守卫,可刘知俊还是觉得,太静了!他与刘鄩之间,太安静了。安静得他似乎能听到刘鄩沉重的呼吸,能听到刘鄩愤怒的咬牙切齿声和握拳声。

可刘鄩始终闷不做声,如一湖深水,让他琢磨不透。

“可否进来一谈?”刘鄩突然缓缓伸手请他进帐。

刘知俊顿时六神无主,一双脚仿佛钉进了土里。他的脑子飞速地转动起来,进去,刘鄩不会想来个瓮中捉鳖吧?可若不进去,会不会显得太心虚?

正犹疑,刘鄩似乎看透了他的心思,淡淡一笑:“有些战术,想跟你商量一下!”

刘知俊见无法拒绝,于是僵硬地扯出一丝微笑,迈开畏畏缩缩的步伐。

“这——这——”刘知俊刚进营帐就神色大变,双目圆瞪,手颤抖着指向地上,不解地望着刘鄩。

刘鄩一如既往地冷冷盯着他,眼中寒意更甚冰雪中的刀锋,可语气却无比平静:“几个造谣生事的,吓着你了?”

原来地上躺着三具尸体,正是方才给刘鄩道明符道昭死因的那三个。

刘知俊喉咙里一阵干涩,他竭力吞了吞口水,深吸一口气:“没——将军说笑了!”

刘鄩的目光在刘知俊躲闪的眉眼之间徘徊许久,才转向地上蜷缩的尸体。看着地上尚温热的鲜血,刘鄩缓缓弯下身子,捡起尸身旁自己的佩剑,从桌案上捏起帕子慢慢拭去上面的血迹。

征战多年,死在自己手中的人不计其数,可这三个人,却让他的心像被人剜去了一般。他听见自己的呼吸越来越急促,握剑的手也开始颤抖。

刘知俊站在一旁,见他面色阴沉地拭剑,心里不由得一紧,双手立即握拳,眼睛往门边瞟了瞟,悄悄向后退了一步。

刘鄩将剑上的鲜血一点点擦拭干净,冷冷看了刘知俊一眼,盯得刘知俊心里发虚。而后,刘鄩举剑随意舞了两下,“铮”的一声,宝剑入鞘。刘知俊紧捏着的心这才稍稍松了些。

“凡举兵师,以将为命!”刘鄩道,“你我同为征战大将,自当同生死,共安危!”

这本是一颗定心丸,可在刘知俊听来,却无比刺耳。他提了提喉结,弱弱指着地上的尸体问道:“这——这似乎是今日的战俘,不知他们——造了什么谣?”

刘鄩冷峻的目光如一道迅疾的闪电,良久,刘知俊才听见他沉雄而决绝的声音:“我既不愿说,你就不必问!造谣者已被我杀了,谣言止于此!”

刘知俊慌忙点头,眼里却闪过一丝隐匿的狡黠。

而赵州城内,周德威、李嗣昭和郭崇韬三人围炉而坐。他们将长剑靠在脚边,伸出双手在火炉上烘烤,把头凑到一处窃窃私语。

李嗣昭听完周德威的话,犹疑道:“此计虽好,可是——刘鄩其人,你想过没有?”

周德威沉默。他知道,刘鄩乃真正的大将,不仅武艺高强,谋略精明,更重要的是,他明事理,重大局,虽为战将,却以仁德为念。周德威一直想与他结识,若不是各为其主,说不定他二人还能成为挚友故交!

“你是说,我这一战白白牺牲了那么多兄弟?”周德威突然有些沉不住气。

“我不是这个意思!结果如何,还未可知,你急什么!”

炉火灼热,周德威有些不悦,李嗣昭也不再多说什么,二人各自静默沉思,愁眉不展。一直在旁静听的郭崇韬突然开口:“其实,末将倒觉得,此计定能成!”

“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