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孙子兵法》译文旷日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攻城就会耗尽力量,军队长期在外作战,会使国家供给费用发生困难。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军力耗尽、经济枯竭,诸侯就会乘此危机起兵进攻,那时,即使有很高明的人,也不能挽回危局了。因此,用兵打仗只听说宁拙而求速胜的,没见过求巧而久拖的。
兵家智慧故事再强大的军队若是长时间消耗人力、物力、财力,都会降低战斗力,甚至会在心里上产生副作用,乱了阵脚,最终导致失败。当然,也有很多善于筹划的人正是利用这一点打了胜仗。
公元965年(北宋太祖乾德三年)正月,寒风凛冽。北宋军队打下了后蜀都城成都,蜀君孟昶只得乖乖出城投降。没几天,后蜀军校吕翰却占领了嘉州反叛。北宋西南诸州转运使曹翰接到命令,要他举兵平叛,攻取嘉州。
曹翰兵临城下,分析了一下战场形势后,火速传令所有将军集合阵前。他望着围拢来的将军们,有条不紊地下达指令,大军佯攻嘉州,一支精兵转至城后,从距城一里处开挖隧道!
曹翰的兵将从正面拼命攻城,吕翰军队的所有注意力都给这儿牵制住。哪曾想,城外的地道像一条蛇,正一米米地向城里蠕动。几天后,曹翰大军一半兵将从地道“走”入嘉城,出其不意地从地面钻出。吕翰军队腹背受敌,只得拖枪倒旗,弃城而去。
吕翰率军逃到离城三十里处,稳定军心,派人急唤来各路将领,约定当天半夜三更,各路人马会合,攻城夺回失地。
谁知,这绝密军情被曹翰的探子打听到了。那探子连忙跃身上马,赶到曹翰处,火速汇报。听完汇报,曹翰心里一沉:“倒不怕他来攻城,只是怕他抱着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心里,使得大宋军队也会损失许多。一定要想个万全之计!”
一会儿,曹翰唤来一位心腹吩咐道:“你去告诉掌管击鼓报更的人,让他缓击更鼓,今天晚上,老是连击两下鼓。”
天渐渐暗了,夜渐渐深了。嘉州城内,老是只听得“梆梆”两下鼓声。甚至时至清晨,仍报着二更。
吕翰的各路人马一直没等到三更鼓声,一直熬到天明时分,都没法集合,只得各自怏怏散去。整装待发的宋军,在曹翰的一声令下,呼啸出城,乘敌散乱之际,一阵猛追,打败了这些瞎忙了一夜的敌人。
这个故事和曹刿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理论很相似,军队的势气经不起时间消耗,没有斗志再强的兵力有没有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