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疯狂的记忆正在上涌到男孩的脑内。
一切知识都不应能先验地、凭空地诞生在自己的脑海中,换而言之,必然要有个来源。
就像他那些奇怪的似乎是有关地球数十年后一个程序员的一生的记忆一样,他想一定是有个前生一样。
最初,是认知主体,也就是人或数码兽的感觉器官,譬如眼睛、鼻子、耳朵还有舌头,从外界的各种事物得到关于外界种种事物的某种原始又强烈的冲动。
譬如水果的形状与颜色,譬如水的蔚蓝与潮湿,譬如风的无形与飒爽,譬如生物随时间的成长变化,在进入意识的最初均是一种印象。
这是知识吗?
不。
印象只是一种材料,连观念都不能构成,遑论知识了。
换而言之,想要转变为知识,一切对外界的印象都必须要经过大脑自身的处理。
而数码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相似,不仅源于数码世界对现实世界信息的汲取,更来源于孩子们自己的思考认知模式对其的忽视——只因相近而处理到一块儿。只是现在自己手动发现的反常业已一大堆了。
但这并非反常,只是数码世界的规律。
“这是在使用数码核与大脑双核并用、作为思考器官时,我突然想到的事情。”巨鲸兽体内,太一坐在孩子们的中央,神采昂扬,从容自足,没有任何阴影,“原本的我没想过这个问题……但要不是想到这点,我还没办法做到这件事咧。”
“嗯……我也想到一点,太一,我曾经在科普书里看到过大脑中的成像,与实际印在视网膜的光线刺激其实差得很远。实际上我们所见到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大脑借着感觉器官对真实世界的形状与光影的认识重新组织出的一个世界的样子。”坐在太一对面的光子郎不时尝试体内程序魔法关闭眼中无数的数据的纹理,若有所思,“我好像有点理解现在的效果了!”
其他孩子们还晕乎着。
“这还差得远呢,光子郎,听我说。”
太一侃侃而谈。
“对外界的或简单、或复杂的印象经过思考器官第一步加工过后得到的,我称之为观念。也就是苹果是红色的,太阳第二天会升起,与我们来自现实世界的印象是一一对应的。但并不抽象,它们都可以还原到最初的原本的印象上去。但想要完成观念到抽象的知识的一步,仍然需要大脑的组织。”
寻常的观念是情侣会彼此拥抱,对应的知识则能从两人的彼此拥抱中看出名为爱情与欲望的东西来。一个苹果加上一个苹果是两个苹果,对应的知识则说是一加一等于二。
这些都是个体的思考器官能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