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裴言与苏照,从来都是不一样的。
太后问陈知沅何不换个人喜欢,这的确是她没想过的问题了,她从小到大只喜欢过苏照一人,许是因为是第一次喜欢一个人,所以格外能忍耐那人的不喜欢。
陈知沅还记得第一次见苏照的时候,是在太师府,那时苏照十七岁,刚刚被封了光禄大夫。彼时王君很看重苏照,自打裴誉离世后,姜国能堪大用的少年人少之又少,又逢王君刚即位,正是用人之际,便更为此局面困扰。
昌和三年,临阳城迎来了两件大事,一是清平公主陈知沅及笄,王君下令开府,公主府的规格还胜过了两位长公主。二是已故苏太师的独子苏照,得蒙王君赏识,封为光禄大夫,成了那时朝堂上唯二的少年臣子,令人称道。
而与苏照一同成了那唯二的,便是裴言。
他们一文一武,都是王都少年羡慕的人。
故而陈知沅欢喜苏照,并不是因为他那惹人艳羡的名头,少年英才她不是没见过,她喜欢苏照,的的确确只是俗套的一见钟情。
那时候王君遣人去太师府宣读封官的旨令,陈知沅早听说苏太师的独子生的俊俏,很想一见,便讨了王君的准允,跟着宣旨的中官到了太师府。
十七岁的苏照一身青衫,挺直着跪在中庭,听着中官宣读完旨令,行了极为严整的礼,叩拜王君大恩。
陈知沅是无拘无束之人,难得一见这样年少却板正的人,但并不讨厌。苏照眉目俊朗,清如翠竹,眼里是并未因封官而欣喜的平静,细细看去,眼底下还仿佛藏着并未消融的冰雪,带着不易察觉的疏离。
那一袭青衫,衬得苏照更是出尘,他挺直的脊背看在陈知沅眼里,脑中想着的是读的那些志怪故事。世间万物若有灵气,来日能修炼成仙,苏照这般气质,看着倒像是山中修竹成了的仙人。
入世谪仙。
故而陈知沅当即看愣,对苏照一见倾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饶是苏照恪守君臣之距,从不回应陈知沅的心意,但陈知沅并不气馁,也是因为初初一见,铭心刻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