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缅也容易受外边言论的触动,读了这些书,便觉得平静些。既然几百年来抱怨的都是类似的问题,那倒也没什么古今优劣之分了。只是可叹,这么多年过去了,说是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没有解决,一副积重难返的模样。
读书使人明智,也许就是这么个道理。栖缅只恨自己没早些看到这些书,白操了那么多心。她想着,积弊还是要改的,就是急不来,不然早就有所改变了。所以,她豁然开朗,她心平气和。
父亲在回信里说:读书是为了长见识,长了见识才能长本领,不至于被人一两句话唬住。只是读书,还不够,文武双全才行。不然,人家提着刀到了面前,还是没道理可讲。
这是父亲回信的大意,他对栖缅的期望到底高。栖缅儿时脾气bào躁,爱跟人打架,不爱读书,后来读了书,懂些礼仪,便不爱跟人打架,人也沉默些,偶尔讲讲道理,弄一身唾沫星子。她到底是个女孩子,就算心里有骨子硬气,到了一定年纪,还是会换上红妆。父亲的话,令她担忧自己文不文、武不武,最后闹个四不像。
第三封家书:又得一好书,豁然开朗,从前狭隘,为人笑柄。
父亲回信:伏案伤神,常出门。
……
出关前,父亲回了一封信,大意是:近日媒婆频频上门,巧舌如簧,殊为可恶。为父费尽心思,方才打发。本来,婚姻大事本是你自己的事,可为父被人bī的急,你要是有了意中人,最好送一幅画像过来,好将那些媒婆通通打发。
栖缅手一抖,信掉在地上,她已经意识到自己老大不小了,可也用不着如此催促。说什么自己的婚姻大事自己做主,到头来还是别人操心。
“喵——”
黑白无常爬到窗台上,蹲在那儿看着栖缅。栖缅心中一动,提笔回信:友人所赠一猫,日渐肥硕,不知是喜是忧。
才将这封信送出,源时丰便登门拜访。他倒是会掐着时间来,明天,栖缅三个月长假就到头了,到时候又得去听师父教诲。
“瞧你这模样,似乎温顺许多。”
栖缅听了源时丰这话,不禁瞧了一眼趴在窗台上的黑白无常,她想着:源时丰嘴里说的是猫才对。
“师兄驾临寒舍,可是师父有吩咐?”
未免文绉绉了些,栖缅对自己有些不悦,她什么时候连“人”话也不会说了?
源时丰闻言,轻轻一笑,那一笑,足以令人自惭形秽,“你倒是长进了。依我看,还是从前的栖缅好——与众不同”
他咬着后面几个字,也不像栖缅记忆中的源时丰。不过三个月时间,连天都变了?栖缅心里想着,眉头皱着,假装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