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柏桦唐诗三百首 > 112 八世纪的嬉皮

112 八世纪的嬉皮

宣州谢脁楼饮别校书叔云 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此诗读罢,不禁又要感叹一句:太白之诗真是首首见其一贯潇洒之形象。

奚密在谈到该诗的最后一句时,用了以上这个标题,也算是为李白画了一个形象。而至于如何会有这样的形象,我们不妨先听听她的理由,而后再到诗里诗外看看这样的提法是否恰切。在《诗生活》一书中,奚密言道:作为文化符号,发式一如服饰,被用来标志性别、年龄、阶级、职业之别。

而拒绝遵守符号传统,则象征对世俗规则的摒弃与个人性格的标榜。李白的《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最后两句有云:“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

舟。”“散发”和“弄扁舟”两个意象同质且互为表里。“散发”相对于“束发”,泛舟赏月的“江湖”相对于勾心斗角的“庙堂”。诗人欲从社会框架中的“我”回到天然本真的“我”。只有打破人为规矩的束缚,才能返璞归真,逍遥自在。

8 世纪的李白和20 世纪欧美的嬉皮,在这点上不谋而合。1960 年代有一首流行歌叫《进来吧!》(Walk Right In),主题的歌词是:“进来吧!坐下吧!爸爸,披散你的发!”“披散你的发”(Let your hair hangdown)这句话进入日常美语,通用至今,是叫人不要古板拘谨,放松一下的意思,接近“loosen up”的说法。披头散发正是当年嬉皮的注册商标。外形上,他们既拒绝保守的西装头,也自别于油光光的“包头”。理念上,从反战到东方玄学,从人权到回返自然,他们是“垮掉的一代

”,追求另类的音乐、文学、艺术及生活方式。在邋遢的外表和异端行径的背后,是对体制的批判以及大同世界的理想主义。当披头散发蔚然成风,嬉皮所代表的政治与文化运动便产生了巨大而长远的影响。

听完了奚密的这段论述,感受了李白的“嬉皮”形象后,最后让我们回到诗歌上来。我们知道李白平生最喜欢大小二谢(即谢灵运、谢脁)。他自比为小谢,亦清发多奇(由此诗可见),同时还认为他的朋友李云(宣州秘书省校书郎)的文章有建安风骨(也由此诗可见)。看来二人心心相印,关系非同一般了。

这天,浪游惯了的李白又坐不住了,他要离开宣州。李云在谢脁楼为李白饯行。饮酒途中,一首千古绝唱的诗篇也随之诞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