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明朝市井周刊2 > 1

1

谢天谢地,还要苏小妹有个幼稚鬼大哥--苏轼。苏轼因为出了名的心宽,又深谙食疗之道,从来没有脱发烦恼,就连满嘴胡子也异常茂密,苏小妹就同他开玩笑道: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小妹打趣,笑笑就完了嘛,苏轼偏不,秒回了句:

“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原来苏小妹额颅微凸,是天庭饱满那种相貌,苏轼就夸大道小妹你人还没出庭院几步,凸出的额头都顶到画堂前了。

苏小妹女孩子家,被人说成这样,肯定不服气,眼珠一转,看见了大哥的长马脸,道: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苏东坡你但凡有点大人样,就坡下了就完事,但仿佛为了和马科动物完全划开关系,他非要再调侃妹妹的欧式眼道:

“几回拭脸难探到,留却汪汪两道泉。”

玩笑最终以苏轼被妹子海扁告终,但幸好有了这番夸大其词的相貌描写,苏小妹才没成为王家的小寡妇。

与王安石家的亲事告吹,但因为这件事,苏小妹才名远播,特来求亲的仰慕者不计其数,几乎要踏破苏家门槛。苏老泉让他们都写好文章过来,一一送给苏小妹评阅。

求亲演变为一场考试,其中多得是不及格的,还有六七十分的,其中有一人文章做得最好,苏小妹给出了最高分。看看姓名,原来这人姓秦名观。秦观的批语写了四句:

今日聪明秀才,他年风流学士。

可惜二苏同时,不然横行一世。

意思是说秦观文才极好,水平在苏轼和苏辙之间,除却二苏,再没人能赶得上了。苏老泉一看,女儿这是看中了,又想这人要是做

了我女婿,那天下大才共分十斗,十斗就都是我们家的了,忙吩咐门房道:“秦观秀才一来,就快快请进来相见,别的都替我打发走吧。”

谁料到门外等待考试结果的摩肩接踵,唯独不见秦观。秦观不想知道结果吗?正好相反,他腹饱万言,目空一切,生平敬服的,就只有苏家兄弟,心中想娶的,也只有苏小妹这样的才女,只是傲娇让他不愿意和那些踮脚痴相的人为伍,故而没在门口等候。

苏老泉见他没在,便央人去秦家致意,秦观自然受宠若惊,但他心里也不乏一点小担心。要怎么说舆论这种东西不靠谱,苏轼与小妹的戏言一传十,十传百,竟演变得像真事一样,额头宛如寿星老,眼凹仿佛俩天坑的姑娘王家不敢娶,秦观也有点打怵。听说三月初一,苏小妹要前往岳庙烧香,他灵机一动,决定乔装打扮,先去见她一面,打探清楚。

大户人家女眷入庙进香,为了避开人潮,不是早,便是夜。这天五更时分,秦观便早起打扮,把头发梳成游方道人模样,穿上一身帅气皂布道袍,期盼着苏小妹能比想象美。

这套cos装备他置办得相当齐全,什么头戴的青布唐巾,耳后的石碾假玉环儿,腰间的黄绦,足穿的净袜草履,打扮得真像那么回事儿。他颈上挂着一串拇指大的数珠,手中托起一个金漆钵盂,天不亮,就悄悄咪咪到了岳庙等候。

黎明时分,苏小妹座驾到位,秦观闪开一步,让她的轿子进庙,在左廊下歇息。等到小妹出轿上殿,他便瞧得清清楚楚,原来这苏小妹虽不是妖娆美丽,也绝非外界传言的那般丑陋,实是位清雅悠闲,全

无俗韵的姑娘。

秦观被舆论吓了一遭,连带着才华的传闻也疑惑起来,趁着这么好的机会,便想上前一试。约莫着小妹焚香已毕,他沿着游廊而上,正好在殿左与小妹相遇。

不知从哪冒出个男人来,可把苏小妹吓得暗叫了声娘,待到停步时,那道人打了个问讯云:

“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

苏小妹心说你吓了我一跳,不道歉就算了,还这么直白地跟我要钱布施,现在玄学行业都这么暴利了吗?你直接在钵盂上贴个二维码算了。遂想都没想回了句:

“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

那道人又道:“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

小妹一头走,一头答道:“随道人口吐莲花,半文无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