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北师大(北京师范大学)有几位教授学者在评论当代文学作品中把您的名字排得很高。您有什么看法?
答:我见到报上的消息,第一个反应是“无论如何不敢当,这几位先生也太抬举我了”。觉得不可以这样排。他们也可能从另一种角度,从读者人数比较多来考虑。另一方面,我是当代人,比较了解当代人的心理,有些很出名的小说家已过世,作品虽好,受时代影响,现在看的人比较少。我并不妄自菲薄,轻视武侠小说,但也从来
不敢骄傲,对前辈和同时代的作家,我一向都是很尊重的。再者,北师大这几位先生可能也不是真的“排名”,只不过顺便列举。对于艺术的评价,向来总是有主观和个人喜爱的成分。
问:《侠客行》的主人翁完全没有知识,但能领悟绝顶武功,他不识字,天性很蠢,无欲无求,我们在这里念书念得再用功又怎么样?(众人笑)
答:不要紧张,你又不学武,学文学的就要用功念书了(众人笑)。我写《侠客行》,是佛教思想中有一种想法:世俗的学问对领悟最高境界可能有妨碍。中国禅宗参禅的目的就是力图摆脱现成的观念,尤其是逻辑和名词的观念。佛家理论说,摒弃世俗的观念,有可能领悟更高一层绝对的观念。当然,我们追求实际的社会知识学问,跟《侠客行》完全不同。假如你不识字,那北大绝对不会收你了。(众人笑)
问:会再写新的武侠小说吗?
答:新的武侠小说我不想写了,或会想写历史小说。我刚正式从报纸退休,有两条路:第一条路是在大学里混混(众人笑),我很喜欢和年轻人交朋友,大家聊聊天,像今天这样的情况当然很高兴。我年纪不小了,但仍觉得增加知识是最愉快的事情,如果能在高等学府里多待些时间也很好。第二条路是再写一两部小说。写小说很辛苦,但我对历史有些看法,也想表达出来,如能安静下来写一两部历史小说也是可能的。
问:乔峰只能是悲剧?
答:这是没办法的,天生的。他一开始生为契丹人(契丹是当时中国北方很大的国家,很多外国人不知道中国,只知道契丹。中国香港的“国泰航空公司”,Cathay就是契丹,就是“契丹航空公司”),那时契丹与汉人的斗争很激烈,宋国与辽国生死之战,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样厉害,他不死是很难的,不死就没有更好的结局了。
近代小说写悲剧是从人性自然发展出来。西方的希腊悲剧则是人与天神发生关系,发生悲剧因为天神注定如此,与现代观念不同。
问:听说《天龙八部》有部分是倪匡先生代写的?
答:因为当时我要出门旅行一个多月,我请好友倪匡先生代笔,写一个单独的故事,当时说明我将来出书时要删掉的,他也同意,所以报上连载时有一段是他写的。印成书籍时,就没有他代写的那部分了。
问:您小说中的人物是不是理想人物的塑造?
答:有一部分主角是理想的,但有一部分主角就不是理想的,而是比较现实的。例如写韦小宝,不是作为人生的理想或中国人的理想(众人笑),而是写出中国社会中有这样的一种典型,尤其是在清朝,那时社会制度不是很合理的时候,一个人要飞黄腾达,就要有韦小宝作风。
中国人移民海外,大多数人有不同的困难,后来安身立业,发展事业。像韦小宝这种中国人到海外去,是有很多的,并不一定道德很高尚,但爱朋友,适应环境的能力就很强。(众人鼓掌)
问:您认为林平之(《笑傲江湖》中一角)性格如何?
答:林平之的仇恨心很强,从小因别人杀了他全家,按中国武侠小说的规范,他要报仇也是应该的。但把整个人生全部集中在仇恨中,我觉得不值得。这不是中国人的一般性格。中国人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化解仇恨。
问:您对古龙、柳残阳的小说的看法怎样?
答:古龙的小说没有明确的历史背景,他用一种欧化的、现代人的想法来表达一种武侠世界,另走一条路,他的小说有几部也写得很好。柳残阳的小说比较简单,打得很激烈,看起来很过瘾,但不免太单调了。古龙的小说较有深度,范围比较广,想法很新,他是我相当熟的朋友,现已过世。他的个性中有一个缺点是不太能坚持,大部分小说写了一半,就不写了,由别人代写,所以水准不齐,假如是他自己写完了的,当然水准高得多。
问:您的作品有没有真实的事迹作为蓝本?
答:除了正式的历史事实外,小说的故事全部是虚构的,没有以哪件真事为蓝本。《连城诀》有一点真实内容,但只是很小部分。
问:您的作品拍成很多电影或电视连续剧,您对作品改编的看法?
答:假如编导先生觉得小说故事太长了,删改没问题,但希望不要加进很多东西(众人笑)。只要不加我就满足了。
问:《天龙八部》的思想主题是什么?
答:《天龙八部》部分表达了佛家的哲学思想,就是人生大多数是不幸的。佛家对人生比较悲观,人生都要受苦,不管活得怎样好,最后总要死,当然没办法。佛家思想讲人生真谛有深刻的理解。
《天龙八部》表达一部分佛家思想:人生有很多痛苦,无可避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遇到悲伤时要能平心静气地化解。对于世上的名利
、权力不要太过执着,对于人世间的种种不幸要持一种同情、慈悲、与人为善的态度。佛家哲学的精义不是悲观消极,而是要勉为好人,尽量减少不太好的欲望。
问:您的小说搬上银幕后表现方式大大不同?
答:我也觉得不太满意。不过拍电影、电视也很难,恐怕所有改编小说都会遇到这样的困难。我只希望他们改得比较少一点就是了。
问:中国小说和文笔的关系怎样?
答:中国有许多作家文字精练,如老舍先生、沈从文先生。但现代有些作家不是很注重文字,好多人的文笔有点公式化,都差不多,看不出风格,写作方式很欧化,结构是西方文法,没有中国传统的写作方式。我认为中国的传统文体、美的文字,一定要保留发展。有些作品我们看了一遍又一遍,如《红楼梦》《水浒传》,并非看故事,而是看文章,与作品文字好不好有关。假如写小说只讲故事、讲思想、讲主题,而文字不美,假如中国精练独特的优美文笔风格渐渐不为人重视了,那是很可惜的。当然我绝不是说我的文笔好,而是说希望努力从中国的文学宝库中吸取营养。
问:您对王朔的作品看法如何?
答:王朔先生的文字口语化,语句俏皮,纯粹是中国式的,读起来兴味很高。并非我都同意他的意见,而是说他表达的方式能受人欢迎。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邓友梅先生的《鼻烟壶》,还有最近有一部《中国最后一个匈奴》,以及《曾国藩》《李鸿章》等历史小说,表达方式都相当中国化,读者容易接受。
问:《笑傲江湖》的时代背景是不是在明朝正德至崇祯年间?
答:大致是明朝吧,没有具体时代背景。因为我想这种权力斗争、奸诈狡猾,互相争夺权位的事情,在每朝每代都会发生。如果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反而没有普遍性了。这位同学估计是在明朝正德至崇祯年间,我想他很有历史知识,大致差不多。
问:您最偏爱哪一个女性?
答:我尽可能写各种各样人物,有些女性很坏的也写,像《天龙八部》的马夫人(众人笑)。有些女性很会下毒,那肯定很危险的(众人笑),也有会下毒而人很好的,像《飞狐外传》的程灵素。至于问我喜欢哪个,真的很难说,我看每个人喜欢的也不同。我希望把这些女性写得可爱些,你看了会觉得有这样一个女朋友挺不错、挺幸福。(众人鼓掌)
问:武侠小说可否不以封建社会为背景?
答:我想可以的,以现代为背景。“侠”主要是愿意牺牲自己、帮助别人,这是侠的行为。侠不一定是武侠,文人也有侠气的。李白《侠客行》写的都是不会武功的,但有侠气,所以其他社会背景也可以写侠,也可以另走一条路。有这种品格的人,不一定会武功的,而且在现代,武功也没什么用了。
问:《天龙八部》的三个主人翁段誉、乔峰、虚竹的性格有何不同?
答:他们代表不同个性。段誉虽然是大理人,不算是汉人,但也有中国文化传统,人很温和文雅,脾气很好,很容易交到朋友;乔峰有阳刚的一面,都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很好的品格;虚竹是出家人,个性与汉族文化有点距离,很固执,宗教思想很浓。
问:请谈一下小说中的一夫多妻制和一夫一妻制。
答:一夫多妻制是历史性的,所有民族都是从一夫多妻制演化过来的。更早的母系社会是一妻多夫,慢慢再一步步发展。我们写武侠小说、写古代社会,但尽可能写爱情专一,相信读者也希望看到爱情专一的故事。中国古代文学中也有写爱情专一而十分感人的作品,如诗歌《华山畿》《孔雀东南飞》,等等。
问:您小说中有很多的中国历史知识,哪里得来的?(笑)
答:我没有能在北大历史系念书很是遗憾,不过我一向喜欢读历史书,慢慢地学到一些历史知识。
问:武侠小说在您生命中的比重大不大?
答:实际上最初比重不大,我主要的工作是办报纸,但是现在比重越来越大。现在报纸不办了,但是小说读者好像越来越多,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欧美的中国人当中,小说读者都很多,这是无心插柳了。我本来写小说是为报纸服务,希望报纸成功。现在报纸的事业好像容易过去,而小说的影响时间比较长,很高兴有这样的一个成果。
(听众长时间鼓掌)
(演讲会由北京大学副校长郝斌教授主持。萧蔚云教授首先介绍查良镛先生的生平,特别强调他对起草《香港基本法》的贡献,并诵读及解释查先生在本刊发表的一首诗,语句充满感情。查先生预定的演讲时间已过,而台下同学们仍纷纷提问,郝副校长只得宣布演讲会结束,希望“查教授”以后时时到北大来和同学们聚会。)
本文发表前曾经查良镛先生补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