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是先知道荷马,后知道希腊的。《荷马史诗》为希腊争得了荣誉,使希腊走上了世界。意大利的伟大诗人但丁称荷马为“诗人之王”。从文艺复兴开始,《荷马史诗》对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俄国等欧洲国家文学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西方文学界公认,荷马与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为世界四大诗人。
《荷马史诗》其实是一部战争史诗。公元前12世纪末在希腊南部地区的阿开亚人和小亚细亚北部的特洛亚人之间发生为时十年的部落战争。战争以特洛亚人的失败而告终。战争结束后,在小亚细亚一带流传许多歌颂民族部落英雄的短歌,在传颂英雄的同时又同神话故事交织在一起,在大约公元前八九世纪时,一位盲诗人荷马把这些短诗加以整理,最后形成两部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和统一风格的史诗,这就是24卷15693行的《伊利亚特》和24卷12110行的《奥德赛》。马克思称《荷马史诗》是“一切时代最宏伟的英雄史诗”。
一踏上希腊的土地,我们就寻找荷马的遗迹,除了货摊上大胡子荷马的青铜像外,几乎看不到任何介绍荷马的材料。我们问希腊朋友,他们也知道得很少,大概是因为荷马这位远古的伟大诗人离我们太遥远了。相传荷马是一位到处行吟的盲歌手,可能生活在距今二千七百年左右的公元前九至八世纪,即希腊的史前时代。在那个时代,希腊有不少行吟歌手,而且多半是盲人,因为盲人无法从事其它活动,只好靠演唱维持生活,就跟我国过去那些失明的民间说唱艺人一样。这些歌手,不仅能唱而且能编。他们经常出入于贵族的官庭,为宴饮的贵族演唱助兴。荷马在《奥德赛》的第八卷对盲歌手有生动的描写。歌手德摩多科斯双目失明,但技艺超群,有甜润的歌喉。侍者遵照自己首领的吩咐,把他请到欢迎奥德修斯(《奥德赛》的主人公)的宴会上。侍者又把酒和菜摆在他面前。众人酒足饭饱之后,盲歌手德摩多科斯开始歌唱希腊英雄们的故事。奥德修斯感动得悄悄落泪。奥德修斯把一块肉赏给德摩多科斯。盲歌手应客人请求,歌唱了希腊人用木马计攻陷特洛伊的始末,感动得奥德修斯又泪流满面。人们普遍认为,荷马对德摩多科斯的描写,简直就是对自己的写照。
我们请求希腊朋友安排我们参观一下荷马的故居,他们笑了,他们说,从古希腊开始,历史学家就开始研究荷马的生平。鉴于《荷马史诗》的巨大影响,一个城邦被看作荷马的故乡便是一种荣誉,因而当时曾有斯密而纳、希俄斯、科洛丰、皮罗斯、阿尔戈斯、雅典等11个城邦争说本地是荷马的出生地,可谁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从公元前六世纪开始,荷马就成了许多历史学家、文学家的谜。本世纪以来,仍有很多学者致力于研究荷马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献真可谓浩如烟海。历史就是这样,知道得越少,研究得越多。荷马只是一个线索,只是一个引子,通过对荷马的研究,无非更深刻地了解希腊的文化历史。***说过,《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于是许多学者为研究“红学”献完青春献终生。
从希腊归来,我请回一尊“佛”——我把荷马的青铜像摆在我的案头。我凝视着这位长头发大胡子高眉深目的圣灵,不禁思索良久。这位地位卑下的盲诗人,为什么流芳百世,他的那部古老的歌为什么可以跨越历史,跨越地域,超越种族,超越阶级,成为整个人类都可接受的文明。当代,哪个作家可以和荷马相比,哪部作品可以和《荷马史诗》相比?难道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精神文明自然要衰退吗?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个世界还能出现不朽的作品和伟大的作家吗?这真是难以说清的斯芬克思之谜。
在希腊的日子,作为同行,我也对荷马的传人——希腊作家的情况做了些了解,这也许可为解“斯芬克思之谜”提供一些材料。
希腊不愧为伟大的文明古国,作家在这个国家仍然是受人尊敬的职业,作家协会也是很有地位的社团。这个国家在官方登记的全国性的作家协会有十几家,最有影响的有三家。这次接待我们的叫希腊作家联合会,该组织成立于1933年,在希腊的大中城市都设有分会,全国有会员300多人,希腊的两位诺贝尔奖金文学奖获得者塞费里斯和埃利蒂斯都曾是该会的会员。这两位生前都是诗人。徐迟同志说,行前他在图书馆找到了两人的诗,很抽象,他说读不懂。这两个名字,对我们来说,完全是生疏的。该会现任主席佩特罗斯·格莱佐斯,是希腊著名的作家和诗人,现年80岁了,他的夫人也是一位诗人。我们有幸见到了这两位老人,他
们出席了中国驻希腊大使祝幼婉女士举行的欢迎中国作家代表团的酒会。当他们步履蹒跚地搀扶着走进大厅时,在座的人都站起来,为他们让席。格莱佐斯身材不高,额头宽阔,如霜的两鬓,眼睛竟像年轻人一样富有神采,他的夫人童颜鹤发,穿一袭黑色的长裙,慈祥地和中国作家握手,爱怜地抚摸着我们的翻译龚洁小姐的脸。这对老夫妻,他们没有儿女,终生献给希腊的文学事业,可惜我们没能看到他们的作品。这个作家联合会的副主席就是那位诗人兼大使维特萨克锡斯,他在希腊上层相当有影响和声望,是这个团体的实际掌门人。这次接待中国作家代表团是他一手操办的。他对中国朋友有特殊的感情,去年他和夫人率希腊作家访问中国,这次接待我们的协会的秘书长约兰达女士也是那次访华的。这个团体已和中国作家协会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据中国使馆的同志介绍,这个作家联合会更倾向于现在执政的政府。一般认为,希腊作家联合会是希腊作家中的右翼组织。
希腊的**作家组织是希腊作家协会,该组织成立于1934年,在希腊的大中城市也设有分会,全国会员约700人。希腊著名作家、欧洲文学奖获得者萨马拉基斯曾是该会会员。该会现任主席塔基斯·阿扎莫斯是希腊著名作家。该会副主席科斯塔斯·瓦莱塔斯是一位作家兼翻译家,他曾翻译过***诗词和中国其他作家的作品。****年春夏之交****时,瓦莱塔斯先生任希腊广播电视部对外广播部主任。他对中国使馆的朋友说,当时他经常安排播发有关中国的消息,但从未说过一句中国的坏话。他曾多次表示,希腊作家协会希望与中国作家协会发展友好关系,进行互访,以及翻译出版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和诗歌。遗憾的是接待我们的希腊作家联合会无意安排我们与**见面。
大概希腊作家联盟算作中间派。该组织成立于1930年,在各地也建有分会,全国会员约300人,现任主席尼科斯·斯塔然诺普洛斯,是希腊著名作家和评论家。他称,他领导的这个组织是纯文学组织,不带任何政治倾向。他表示,该组织希望与我国作家建立和发展双边合作关系。我们也无缘和该组织的朋友见面。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希腊作家也按自然法则行事。共同的倾向和志趣使他们走到一起,这才是真正的民主自愿原则。在我们和希腊朋友接触的日子里,我们亲身感受到了他们之间那种亲人如朋友的亲密友好关系。利用接待我们的机会,他们相聚,一见面就表现出一种久别重逢的亲昵,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又是亲吻,然后就是说也说不完的话题。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是滔滔不绝喋喋不休。都说北京人善侃,我看希腊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几次为中国作家开的酒会,其实成了希腊作家的侃会,因为语言不通我和宁夏的诗人吴淮生,只能坐在角落里,当观察员。这时富丽堂皇的大客厅里人声鼎沸,其场面和中国**中的大辩论相似。希腊人确实善于雄辩,无怪乎出了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这样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据说,古希腊的雅典城邦,专门辟一块清静的树林,供柏拉图的弟子们争论。中国使馆的同志说,现在希腊的上层各派政党之间,政府和议会之间,每天都在争论、吵架,结果经济发展不起来,成了欧洲的穷国,真是“清谈误国”!希腊的作家不以为然,维特萨克锡斯对我们说,世界上最聪明的是希腊人和中国人,我们用脑子干事情,而日本人是用手干事情。无论怎么说,希腊作家之间的亲密友好关系是令我们羡慕的。至于他们各个作家团体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不大清楚了。看样子,好像井水不犯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