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为往事干杯 > 今古德尔菲

今古德尔菲

最先文明发达的民族一般都很自负,他们千方百计证明他们居住的地方就是圣地,就是世界的中心。在希腊人创造的神话中说,万神之王宙斯曾遣两只鹰自大地东西两端相向而飞,它们各绕了地球半圈,经于在巴尔干半岛的希腊一个叫德尔菲地方的上空相遇。于是宙斯说,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而且还有物证,古希腊人在德尔菲的都斯山发现一块石头,他们说这就是地球的“肚脐石”。肚脐在人体的中心,有“肚脐石”的德尔菲就成了地球的中心了。那块肚脐石现存在德尔菲的博物馆里——不过,那是后人仿制的。这样一来,凡是来希腊旅游的,谁不想到这世界的肚脐眼上看一看。刚一到雅典,我们就看到街上的各种售货摊上,都有蛋形的石头,不知为何物。希腊朋友说,到了德尔菲,你们就知道了。这样一来,德尔菲对我们就更有吸引力了。

5月3日一早,希腊作家联合会副主席维特萨科希斯先生夫妇,联合会司库克里斯多斯夫妇,还有老作家莱维底斯、雅曲电视台管文化的记者弟米特里斯就来到我们的下榻的奥林匹斯宾馆,他们开着三辆车接我们去德尔菲。

这是一个规格相当高的参观团,维特萨科希斯曾任希腊驻美国、印度、土耳其大使,现在是外交部的顾问,他矮墩墩的身材,秃顶高鼻,眼睛像年轻人一样亮,爱开玩笑。比如,那天在雅典国际饭店宴请我们时候,他说,秃顶的人一般都很聪明,而且**很强(在座的大多数男人都秃顶)。他那位比他高出半头满头金发爱穿花连衣裙的夫人忍不住大笑起来。童颜鹤发的莱维底斯曾在希腊的好几个省当过省长,现在是希腊议会的议员。他穿一件高领的运动衫,脚蹬运动鞋,看不出一点官气。那位电视台的老记弟米特里斯是一个大胖子,一身黑色的肥大的运动衫也遮掩不住他的便便大腹,不过他动作相当灵活,走起路来,健步如飞。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司库克里斯多斯和他的夫人玛瑞凯蒂——因为一路上,我和翻译龚洁小姐坐他们的车子。克里斯多斯高壮挺拔,满头浓发,留一圈古希腊武士式的大胡子,目光深邃,不苟言笑,他是一位严肃的政治抒情诗人。夫人玛瑞凯蒂,留女孩子式的短发,面部没有任何装饰,穿着简朴,裙子的颜色显得陈旧。她眼窝很深,神情庄重,和人说话时,总是很专注地用她深褐色的眼睛看着你的眼睛。她是一位评论家,爱抽红长杆的香烟。

我们车队穿过喧嚣的市区,顺着高速公路向西北的大山深处进发,很快进入巴那塞斯山区。山峦起伏,满眼碧绿,山坡上有田野和果园。田野看不见农人,只有自动灌溉机械在喷洒水雾。果园还没见果实累累,只见成片绿榛榛的树丝。希腊朋友告诉我们这就是橄榄树。当年雅典娜女神因赠送给希腊人橄榄树而备受青睐。这是一种常绿的乔木,枝叶有清香之气,树干常有芳香胶黏性树脂分泌。核果呈小纺锤状,果皮加工可食用,果籽可榨出油脂,是希腊人主要的食用油。古希腊最早的健美比赛的运动员也涂这种橄榄油,浑身闪着古铜色的光泽,这个风俗一直流传到现代的健美比赛。

车行半路,山峦间云雾越渐浓重,接着纷纷飘下雨幕,山朦胧雨朦胧,我们的旅行更富有诗意。坐在我们前排的玛瑞凯蒂和他的丈夫不禁小声哼唱起来,先是希腊的民歌,后来唱起意大利歌剧中的选曲。唱到高兴时克里斯多斯亲昵地拍着开车的玛瑞凯蒂的头。我和龚洁都笑了。

下午1时左右,我们终于在雨中赶到名城德尔菲。它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辉煌。这个不到二三万人的小城像珍珠一样零散地撒在山坡上,两三层的小楼就是最宏伟的建筑了。我们的车队穿过小城,在山脊上盘绕一番,最后驶进在绿树掩映中的一片小楼。这里的正式名称为“欧洲文化中心”。这是欧洲共同体修建的专门接待有关文化的国际会议和各国知名文化人士的,到这里食宿都是免费。不过对居住人的资格要求特严。不知是因为我们中国作家代表团资格达标,还是大使维特萨科希斯为我们走了后门,反正我们不花分文在这里住了3天。这山间别墅依山傍海,开窗可以俯瞰爱琴海的科林斯湾的浩淼烟波。内部设计相当讲究,有具备10种语言音译装置的会议厅,有藏书甚丰的图书室,有设备齐全的大餐厅。其最大的特点是古朴典雅:会议大厅的墙上裸露着垒砌的石块,宾馆房间的布置像农舍一样简朴,床和桌椅简直像猎人林中小屋的一样笨重敦实。而且房间里不设电视和电话,当然卫生间相当现代,有24小时不断的热水喷淋器。我想设计者考虑的不仅是节约,而是想让在这里居住的人在超凡脱俗的朴拙中发思古之幽情。

中希两国作家在文化中心的餐厅里共进午餐

,透过餐厅的落地大窗可看见成片的绿色橄榄树和叫不出名的鲜花,透过树丝花坛能看见雨中更加苍茫的海湾。席间大使先生谈到他去年做为希腊作家代表团访问中国的种种感受,上海的繁华,北京的堂皇,苏杭的美妙,都在话题中。大家还谈到中国的文学,谈到***的诗词。徐迟和金坚范为他们翻译了***的《沁园春·雪》。大概徐老的诗情和金先生精彩的意译,使希腊的几位诗人都激动了,大使的眼睛放出惊喜的光,老练沉稳的议员也不住地点头。

宗教在一切文明国家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来中国旅游,总有看不完的佛寺。到希腊旅游,也免不了要看教堂和修道院。到德尔菲的第一天,希腊朋友冒雨领着我们参观了当今世界最古老的保存最完整的圣卢卡修道院,距现在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古堡式建筑,土黄色,圆顶,拱形门窗。门前有两棵比修道院还苍老的巨松,枝叶苍翠。院内有由石块铺砌的**。修道院厅内肃刹,清静,有长明灯悬挂,火是从****引来的。墙上有金色的“马赛克”组成的图案,光艳如初,顶穹上有带翅膀的小天使飞翔的油画,栩栩如生。在大厅的正中摆着教主的神像,像前有支架,上面有摊开的《圣经》。穿过大厅,在一个昏暗的房间摆着一个玻璃盒子,里面陈列着身穿黑色教袍的一具干尸,他就是生于斯、死于斯的修道院的创始人。宗教的神秘气氛,使我们这几个无神论者也有些肃然,甚至还有几分恐怖。我偷偷地拍了几张照片后,悄悄退出修道院,外面正烟雨蒙蒙,远处的山林像挂在面前的中国山水画。

第二天,雨后初晴,希腊朋友领着我们去拜谒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德尔菲是世界的中心,阿波罗神庙是德尔菲的中心。据说,它就建设在发现肚脐石的地方。公元前七至四世纪时,古希腊和巴尔干半岛上的诸多国家正实行城邦制,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国家。这众多国家道领每年都来阿波罗神庙朝拜,重大问题都要向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阿波罗——太阳神请教。而太阳神又是谁也见不到的,由他指派的女祭司接受朝拜,回答问题,发布指令。女祭司住在阿波罗神庙的地下暗室中,朝拜者也见不到她,她又指派男祭司和朝拜者见面。当年欧洲各国的特使或首领漂洋过海,他们的航船驶进临近德尔菲的科林斯海湾,登陆后先在山里中安营扎寨,等候女祭司的召见,得到通知后,要在指定的山泉处沐浴净身,然后一步步登上无数个石阶,才能走近阿波罗神庙。这时女祭司坐在庙内的三角鼎上,根据朝拜者提出的问题,口中念念有词,代神发出预言,再由男祭司编成模棱两可的诗句。这些预言曾在那个时期对许多国家和个人命运产生过巨大影响。许多国家就是根据神的预言打败邻国,昌盛繁荣起来。他们还根据神的预言,建设了许多新的城邦,至今已成为希腊的主要城市,包括现在的首都雅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