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起义,是以润之一***为榜样。
***还曾这样说及自己“对毛润之的敬仰”:
当时,我个人认识到,为什么要以井冈山为旗帜、为榜样呢?这个旗帜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是实际的,不是空洞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失败了,都留存了一小部分力量,在井冈山会合,形成了当时的**红军,成为红军旗帜,不仅有号召作用,而且要在红军发展中成为统帅,使全军有头。在打土豪、分田地、建设根据地的问题上,我在1927年冬、28年春就注意井冈山。我当时感觉,对天上有飞机,陆上有火车、汽车,水上有兵舰、轮船,且有电讯、电话等现代化交通运输与通讯联络的敌军作战,没有根据地是不行的;不实行耕者有其田,也就建立不起根据地。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对毛润之的敬仰。
***说的是心里话。确实,没有根据地,红军就成了水上的浮萍,漂来漂去,没有着落。***的成功之处,在于依托大山,建立起井冈山根据地,落地生根,所以各路起义兵马都朝井冈山投奔。
***比***小五岁,他的家乡——湖南湘潭县乌石乡,跟***故乡韶山,相隔不远。他俩是同乡。
***原名彭得华,他可以说是兼“工农兵”于一身:出身于贫苦农民,当过矿工、堤工,十八岁进入湘军当兵。
二十四岁时,他人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学习,改名***。
毕业后,他在湘军里由排长而连长而营长。1926年,他参加了北伐,成为团长。
1928年2月下旬,***参加了一个庄严的仪式。墙上挂着马克思、恩格斯的画像,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社会而奋斗”。仪式由中共“南华安”特委张匡主持。所谓“南华安”,亦即湖
南北部南县、华容县、安乡县三县的台称。***就这样加入了*****。
他是受师政治部秘书长段德昌的影响,加入*****的。段德昌成了他的入党介绍人。
那时,***最爱看的是三本书:布哈林著的《****ABC》,李季编的《通俗资本论》,还有一本则是《水浒传》。
他最喜欢的人物是李逵。他呢,也自称“有些类似李逵”。
***入党之后,7月18日下午4点,他收到来自长沙的密电:“‘南华安’特委负责人在长沙被捕,供出了党的机密,情状万分紧急……”
这时,***的团,正驻守平江县。中共湖南省委的特派员***前来巡视。于是,***和***等密商起义,以免一网打尽。
***,二十四岁,湖南麻阳县人,1925年加入*****,从事青年和农**动。1928年2月,他担任中共湘东特委书记。不久,调任中共湘鄂赣特委书记。
7月22日,***动手了!那天上午10点,他召集营、连、排军官会议,宣布起义,当场逮捕一批不服从的军官。11点30分,他的部队颈上都挂起了红带子,向县政府发起进攻。下午2点,全城就落到***部队手中。据***自述:“我3点多进城,亲眼看到满街红旗飘扬,秩序井然。”
翌日,黄公略率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五师第三团三营前来平江,加入***起义部队。黄公略跟***同庚,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1927年加入*****。“南华安”特委负责人在长沙供出的中共党员名单之中,便有黄公略。黄公略前来***处,正在谈论他的部队起义经过,却传来消息,三营反叛了124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在平江宣告成立。***任军长,***为党代表,邓萍为参谋长,下辖三个团,后改为五个纵队,约两千人。
平江起义之后,***调集十多个团“会剿”红五军。***,采用“打圈子战术”,跟这十多个团周旋了两个多月,终于决定留三个纵队在原地打游击,率两个纵队八百多人南下,跟朱、毛部队会合。
就这样,井冈山又增多了一支队伍。至此,五支队伍,先后会师井冈山。这五支队伍是;秋收起义队伍,南昌起义队伍,广州起义队伍,湘南暴动队伍,平江起义队伍。井冈山日益兴旺起来。
会师之后,***让***率红五军上井冈山——因为红五军一路苦战,亟待休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