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12月14日,宁冈新城西门外人声鼎沸,万众欢呼,重现了半年前5月4日在宁冈若市河东广场出现过的热闹场面。上一回是庆祝朱、毛部队会师,这一回则是庆贺红四军和红五军会师。会场上高悬这样的对联:“在新城,演新戏,欢迎新同志,打倒新军阀!趁红光,到红军,高举红旗帜,创造红世界。”
在红四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立时,为了虚张声势,才取了个“四”。其时,只有这“第四军”而已。怎么忽地冒出了个红五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呢?
原来,那是五个月前的7月22日,***和***在湖南东北部、汨罗江畔的平江县举行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为军长,***任党代表。此时,***、***率红五军八百余人,于12月10日跟***、朱德的红四军会师。对于井冈山来说,这是大喜事。于是,两军决定在14日召开会师庆贺大会。
主席台也是临时搭建的。当***、朱德,***、朦代远登上主席台时,欢声雷动。正在这时,忽然轰的一声,主席台坍了!
原来,朱、毛会师时,主席台下面放的是一只只水稻脱粒用的禾桶,搁上门板,非常结实。这一回,主席台却是用竹子搭架子,扎上绳子,再铺门板。上去的人一多,承受不了重荷,绳子断了,主席台坍了。
马上有人悄悄议论;“哎呀,‘坍台’可不是好兆头呀!”
这时,朱德站在台前大声地说:“同志们,不要紧,台子垮了,我们马上可以修好。无产阶级的台,是永远垮不了的!”
朱德的即兴讲话,激起一片掌声,笑声。
主席台很快修好了,小插曲过去了。大会正式开始。
穿一身灰布军装,头戴缀着红五星的帽子,脚穿一双黑布鞋,***显得很精神***的讲话,总是那样的形象、生动,很容易叫人听进去。他说:
工农兵兄弟三十,工人是大哥,农民是二哥,兵士是三哥。工农兵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地主,资本家是少数,掌权的军阀也是少数。多数人打少数人,谁能打得赢啊?当然是多教人打得赢!三个人打一个人,谁能打得赢啊?当然是三个人打得赢!所以工农兵联合起来,就能打遍天下!
***的话如此通俗,使那些刚刚放下锄头、穿起军装的农民们都能听懂。
***还说:“今天我们有了红四军、红五军,将来我们
一定会有几十个军!我们会从小到大,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的一脸黑胡子,今天算是刮干净了,头发也剃得一干二净的。他说得很谦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毛党代表、朱军长领导红四军建立起来的。我们红五军到井冈山来,要好好地学习红四军的宝贵经验!”
***说的是心里话。早在平江起义前夕,他在送给黄公略的一首诗当中,便有这么几句:
秋收起义在农村,
失败教训是盲动。
惟有润之工农军,
跃上井冈旗帜新。
我教润之为榜样,
或依湖泊或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