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凉山月 >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一章

两天之后,爬过了小湘岭。

小湘岭虽然海拔比大湘岭更高,但大家已经有了爬大湘岭的经验,又多了几天的锻炼,反觉得比爬大湘岭时轻松。当他们越过主峰看到山下的越隽城时,竟然高兴得还合唱了两首歌。

离城尚有十余里,便有越西县几位领导赶来迎接。王庭芳,罗洪英豪等下了马,与欢迎的人一一见过。一位是县长,才由军队转业来,还没来得及脱下军装。另一位是个彝人,穿着天蓝色大裤脚裤子,黑色窄袖上衣,披一件擦尔瓦。县长说这位是本县民族处主任。名叫瓦渣木古。是多年的地下党员,本是个黑彝支头,年近四十,相当稳重。两位***一边一个对大家说:“我们这地方条件太差,又正在开民族团结会议,照顾不周,请大家多原谅!支头们正等着跟北京来的领导见面。”

王庭芳便询问当地的情况。书记说:“旧中国给我们留下滚动中的一窝乱麻,要把它先稳住,后清理。现在敌人兴风作浪想把它滚得更急,搅得更乱,幸亏有瓦渣同志和一些开明的黑彝支持,才没出大乱子。慰问团到来,是给我们极大的支持。”

王庭芳说:“能不能介绍点具体情况?”

瓦渣说:“这是个彝民为主,彝汉杂居的县。历史上积下了太多宿怨。人民政府的牌子刚挂上,请愿、告状的人就挤破了门。彝人告汉人占了他的地,欠了他的债,收去他种的大烟,要政府主持公道,为他追债;汉人告彝人烧了他的房,抢了他的人当娃子,要政府保护汉人利益,为他复仇。你去查吧,两边都有根据,全是事实。真要办得双方满意,再有十个县长也理不清这笔烂帐。彝人说,从来的官府都偏向汉人说话,就是***伯伯为彝人主持过公道,现在他当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你们都是他的人,我们才敢又来告状,你们要为彝人作主;汉人则向我们发出忠告,说多年来的政府都是跟地主、黑彝勾在一起,拿了彝人银子,我们被弄得家破人亡无处喊冤。你们要真是人民政府,就给我们报仇。你们再不给我们作主,这里的汉人就要全死绝了。咱们都是一样的炎黄子孙呀……”

王庭芳听了,频频点头,心情很沉重。

瓦渣接着说:“两边说的虽然都是实情,只是有一点谁也没看清:这都是统治阶级操纵、制造的。此地地主,跟旧官府和彝人两边都有勾结。他们协助官府剿办彝人,迫使一些黑彝求他保护,受他控制;反过来他又指使这些黑彝劫掠汉人,逼迫汉人也求他保护,受他们盘剥压迫。到此地当官的人,要想坐得稳当,宦囊充实,也要看他们眼色行事。现在这批人大多随着*****湾去了,但种下的恶果却非一时半刻能整理清楚的!”

王庭芳问:“那,你们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

书记说:“我们只能把旧帐暂时搁置。要求从现在起不结新怨。汉从不准再坑害彝人,占地的交租,欠帐的还本;彝人不准再抢劫汉人,不准再买汉人作娃子。剩下的事以后慢慢清理。”

王庭芳说:“看来也只能如此。执行得怎样呢?”

县长说:“基本上得到贯彻了,出了点小纠纷,处理后汉人彝人都挺满意。也多亏瓦渣同志,才能处理得这样完满。”

王庭芳说:“什么样的纠纷,怎么处理的?”

县长说了个案例:汉人张三牛告彝人木依家半夜下山,把他田里的稻子抢割光了。政府找来木依支头询问,木依支头承认此事属实,但说他临走把汉人李四海欠他债的借条留在田里,要张三牛自己去找李四海讨还稻子钱。这不算抢,买的。只是叫张三牛到李四海那里取钱就是了……

王庭芳打断话头问:“这张三牛跟李四海是亲戚?”

瓦渣笑道:“他俩不认识。但彝人的逻辑是羊子丢了羊群找,他们既都是汉人,就叫他们自己去了帐。我把他们三个人都找了来,先把借据交还木依,并问李四海这借据可是他开的?李四海因诈骗才被政府拘留过,面对借据不敢抵赖。我们派武装人员押着李四海回家取钱,钱取来交到木依手里换回他的借据。当场叫木依用这钱赔偿张三牛的稻谷。这钱比张三牛的稻谷值得多,张三牛情愿把多余的部分还他。我根据清理旧债还本不再收利的原则,动员彝人把这钱退给了李四海,处理得三方都满意。张三牛还拿这钱请木依喝一顿酒,两人成了朋友。”

王庭芳说:“政府才成立几个月,你们的成绩实在不小。”

书记说:“可该解决没解决的问题更多呢。更麻烦的是彝人内部打冤家,至今不仅没减少,还有增多的迹象。离这不远有个吉永坝,原是彝汉杂居的地方。十年前地方军阀在那里进行剿夷战争,把彝人全赶尽杀绝了,土地荒在那里。解放后原住那里的彝人要求回来,我们觉得要求合理,便同意了。谁知这么一来倒惹了麻烦。来提要求的是依木家,准许回坝子的消息一传出,八且家却抢先搬了进来。依木家来告八且家占了他原来的土地。八且家说十六代前那地原属于他。依木家拉人来住盖房,八且家就集合家人攻打,政府还未来得及处理,依木家的朋友却带兵来打抱不平了。地没种成,反乱打起来,我们只好命令暂时谁也不许来。等把三家请到县府,共同商量出都能接受的方案再作道理。这次请罗洪英豪支头来就是帮助作调停,因为其中两家跟他有亲戚……”

说话之间进了越西古城。

越西这个地名已有了几千年历史,至今石头城墙仍然完好,虽然墙缝中长满小树,仙人掌科植物,城门上的门楼也早已毁坍,但门洞上方“越西”两个隶书大字仍然完整清晰。城内由十字街口向东西南北延伸的大街两旁,木壁瓦顶的房屋栉比鳞次,证明着它往日有过繁华的岁月,但如今却大部缺门少窗,板劈泥落,大门紧闭,路静人稀。街上只有一个卖杂货的小店和路边一个老人守着一堆图章和手球的小石料摊,半醒半睡地等待来客。

县政府仍设在坐北朝南的老县衙内,主人就把慰问团员分散安置在县衙大堂上。这大堂前后都有门,沿东西两侧墙边垫上稻草,当作地铺。县长和书记把自己的宿舍让出来供队长和女同志居住。

大家在整理行李,洗脸扫尘之时,县长去准备宴会,瓦渣去招呼彝人。过一会儿县长来请大家入席。只见院中露天地上,摆下了几个菜盆,一些碗筷。菜盆里装着大块的猪头,羊腿,整鸡。菜盆四周都放了些平整的石块当座位。全院正当中摆着个黑色大酒坛,酒坛中插了几根竹管。十多个彝族头人,见罗洪英豪陪着王庭芳等出现,便欢呼起来。县长指着他们一一向王庭芳介绍:“沽吉、洛巫、日牛、依木、合比、阿卢、竹耳、加巴……”不等介绍完,王庭芳已记不住哪个人是哪一家。

县长把王庭芳让到正中间一个有草蒲团的盆边,把几家重要的彝族头人全带到他的左右,然后向大家宣布说:“八个人一堆,各位自由结合围着盆坐下吧。”大家对这别开生面的宴会很感新奇。呼的一声分头坐下去,比在北京、重庆参加那些大宴会脸上更带喜色。

王庭芳觉得只自己一人坐草蒲团上有点太特殊,正想谦让,忽见身边的彝族头人们纷纷动手都把自己面前的那块坐石搬开了,然后围着菜盆极高兴地蹲了下来。瓦渣见王庭芳手按着草蒲团不肯就坐,便说:“您坐您的,他们坐着吃饭不习惯,一切自便好了。”

等大家都坐定,县长端起一碗白酒说:“中央政府的代表,彝族支头和地方官共同把盏,在本县不是千载难逢,而是史无前例。这点饭菜虽然简陋,这场聚会却是会永远记在本县人民的心中。为旧时代结束,新时代到来我们喝完这一杯吧。”县长一扬脖把半碗酒全喝完,彝人们先带头欢呼了一声,人们就都把碗高举一下,饮下火辣辣的一口。

这一轮酒喝完,瓦渣带头站了起来,走到那两个黑酒坛边,用手扶着竹管吸了一口,然后对王庭芳说:“刚才那是白酒,有的同志不能喝。这是我们彝族的棒棒酒,好吃得很,大家都来尝一口!”

王庭芳带头,大家都围到了酒坛周围。每人吸了一口后都大叫:“甜得很,真好喝。谢谢,谢谢。”

酒过三巡,人们请王庭芳讲话。王庭芳站起来先向大家拱拱手说:“我是打前站的,没太多话讲。过一阵刘团长等过来,会在西昌有更大的聚会,那时他会讲重要的话。今天我就代表我们全体,向大家表示谢意。说一点粗浅的感想。”

他那样子既不像个文官,

也不像个武将,却像个善良忠厚的道长或老师。

他说:“我也是个少数民族人。到这里后,很为我们少数民族骄傲。中国革命胜利有少数民族一份功劳。在重庆我见到了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主席说:我跟沽吉叶丹结拜过,你去凉山,见到我的兄弟伙,替我敬他们一杯酒,他们没有忘记***,我们也没有忘记他们!”

这话一翻译过去,彝人们大声欢快地吼了起来。一起举着杯把王庭芳围在中心,举起碗,把酒喝得精光。并朝王庭芳亮了亮碗底。

王庭芳接着说:“中央政府派我们向大家慰问,看看大家生活得怎么样。以前觉得我家乡的回民生活就够苦了,不要说跟发达国家比,就跟中国先进的地区比都落后了上百年。到这里一看,彝族兄弟的生活,比我家乡还远远不如,真忍不住要掉眼泪。来的时候中央首长告诉我们,中国***是为全国各族人民的解放而奋斗的,人民政府要为各族人民的解放、发展出力。不这样就不配叫‘人民政府’!我刚到这里,还不了解情况。现在就向你们打听一点消息。不要怕县长跟书记在场,实话实说。头一件,我听说多少年来我们彝人进城,城门口守卫的都要收进城费,现在还收吗?”

彝人争着说:“那是***的时候哟,人民政府不收了。”

王庭芳问:“听说彝人见县长也得交见面钱?今天你们来,给这位县长多少钱?”

彝人们笑起来,抢着说:“你又弄拐了!那是见***政府的县长。现在的县长不光不要我们钱,还管我们饭呢。”

王庭芳又问:“你们每年不是把亲人送到这监狱里当人质吗?现在监狱里还关着有几位呀?”

彝人们又争着说:“解放军一到,把原来监狱里关着的彝人都放回去了,现在哪还会有?”

王庭芳便指着县长说:“照这样说,现在的政府是真的人民政府了,是为我们少数民族办好事的了?”

彝民们跳了起来,端着酒碗围着县长说:“是喽是喽。”

王庭芳说:“既然这样,相信他们,服从他们领导,团结起来建设我们新生活是应该的了?”

彝人们说:“应该,应该。”

王庭芳说:“那我们就跟县长书记们喝一碗酒,双方都表一个决心。彝人听政府的话,不受歪人造谣挑拨;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不干压迫人民,欺压百姓的事!”

干部带彝人都很激动。彝人没想到这中央来的大官竟是以少数民族身份说话;干部没想到中央来的首长替他们作了动员工作!一时间喝酒、吼叫、唱歌,热闹成一片。当大家静下来时,王庭芳接着说:“依我看,彝人要解决的困难,还有好多没得到解决!”

彝人们连连点头,还嚷了些什么。

王庭芳又接着说:“我要再说句公道话,这些干部忙得睡不稳吃不安,多年攒下来的问题不是一天全能解决的。我劝兄弟们要有点耐心,多替干部们分忧,少给他们添麻烦。有意见随时讲,敞开讲。他们要认真听,虚心听。但是办嘛,要给他们时间,要为他们创造条件。这样好不好?”

彝人纷纷议论,都点头说好。王庭芳到这时才概括地讲了我们与*******的本质区别。讲了中央的主要政策精神。随后请彝民支头们发言。边吃边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