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从探索身体到探索世界,自由少的孩子脾气大
总有妈妈说孩子很容易生气,动不动就发一顿脾气,尤其是阻止他做某些事的时候,他的反抗会更强烈,动不动就开始哭闹不已,显得我们好像很委屈他一样。我们觉得,有些事不适合孩子做,或者他可能会遇到危险,所以才阻止他,本来是对孩子好的事情,又没有打骂他,他怎么能这么不知好歹呢?可有没有想过,这个错却不一定在孩子。
孩子正玩得高兴,妈妈喊孩子赶紧放下手中的玩具,立刻过来吃饭。孩子坐在原地无动于衷,妈妈又喊了几声,可孩子还是没动地方,妈妈有些生气了,直接走过去把孩子手里的玩具夺过来放在一旁,然后一把抱起孩子走向了饭桌。
孩子非常不情愿,使劲挣扎,妈妈的手又用上了些劲道,口气更不好了,吼道:“不是让你吃饭呢吗?怎么这么不听话!”
孩子左扭右扭,最后也喊道:“我不吃饭!”
妈妈终于生气了,一把把孩子按到饭桌旁的椅子上说:“不吃饭就饿死了!玩具一会儿再玩!”
“不!”孩子拧劲儿也上来了,“就是不吃,现在就玩!”
最终妈妈还是把孩子训哭了,孩子也被妈妈强按在了饭桌旁,一顿饭一家人都吃得没滋没味。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总是会说:“这孩子太不听话了,又不是不让他玩,就是让他吃个饭,至于反应这么强烈吗?”可是换个角度来想一下,如果我们在很专注地做一件事,忽然有人过来强烈要求我们停下手头的工作,马上去做另外一件事,相信我们也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可是我们毕竟是成年人,会对这种情况有一个快速的反应,即便再不乐意,也能协调好当下做的这件事和即将要做的那件事之间的关系。
比如,同样的场景之下,我们工作得好好的,忽然来人说要吃饭,我们顶多会耽误一下,将手头的工作暂时停下,然后就可以开始吃饭,待到吃完之后,也能立刻继续工作。
显然,孩子是没有我们这么强的灵活应变
能力的,让他从当下正在做的、且还是他感兴趣的事情中迅速抽身,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孩子不是不听话,而是他从我们对他的阻止中,产生了一种被约束的感觉。3岁左右的孩子本来就正热衷于探索身体、探索世界,我们的种种横加干涉,不管出于怎样的原因,也终究是对他产生了阻碍,难怪他会感到不愉快。
其实,我们原本完全没必要和孩子闹起来,如果能给他足够的自由,他的脾气自然也就不会像被充多了气的气球那样,随时都会爆开了。也就是说,要允许孩子自由地去探索,不给他太多约束,在保证他安全的前提下,将探索的主动权交到他手上,任由他活动自如。
具体来说,可以参考以下几条建议:
安排好玩耍的时间。
虽然说要给孩子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可不是任凭孩子随便来的。如果我们抱怨孩子怎么在即将要吃饭的时候才开始玩,那可就是冤枉他了,因为原本这个玩耍的时间是可以被安排在别的时候的,只要我们能提前有所安排。
我们放任孩子随便玩,自己就没注意到时间的安排,到头来孩子已经深入进去了,我们却觉得他玩的时间不合适。我们是有行为预知能力的,而孩子没有,他只遵循自己的快乐感受。如此来说,主要问题在谁也就一目了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