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如厕训练——不要给孩子过大压力,顺应自然更好些
孩子的如厕训练是一件大事,先来看这样一个案例:
一位妈妈很早就给孩子买好了便盆,不过没有强迫孩子去坐,17个月的小姑娘对便盆的感觉也就是一件不一样的玩具。所以,妈妈只是告诉孩子这是什么,是做什么用的,其他的没有再多说。孩子自己有时候也会上去坐一坐,但只是纯粹觉得好玩。
一个月后,孩子有一天忽然拿着便盆来到妈妈面前,奶声奶气地说:“妈妈,尿尿。”妈妈一听,手疾眼快地将便盆拿过来放在了孩子小屁股后面,然后说:“坐下吧。”孩子刚坐下,妈妈就听见她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自己主动如厕。
对于这样的场景,很多妈妈都会很羡慕,也强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速掌握自主如厕的能力。不过,有相当一部分妈妈却采取了不那么正确的方式。
很多妈妈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如厕训练。有的孩子还不会走,妈妈就已经开始了“把尿”行动。妈妈采取各种方式来催促孩子排便,并且还以孩子能在“催促”下排便感到很自豪。
可是,很小的孩子其实并不具备自主排便的意识。即便他可以在各种催促之下排便,也多半都是他自身产生的一种条件反射,但本身他的膀胱和神经反射却并没有发育完全,所以他并不能凭借自己的主动意识去控制排便。
而有的妈妈在孩子不能自我控制便意的时候,反倒训斥他,尤其是一两岁的孩子,他已经可以感受得到妈妈说的是什么了。妈妈很随意的训斥,会让他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如果这样的情况下他可以控制便意,那多半都是被强迫的,并不是他主动而为。
所以,孩子只有在身体发育到一定程度,生理发育逐渐趋于完善,才有条件进行如厕训练,并可能成功。任何一种提前训练,都会导致训练失败。
有位妈妈把3岁的孩子送进了
幼儿园,很快老师就告诉她,孩子在幼儿园里有尿床和拉裤子的情况出现。
可是,休息日在家时,妈妈却发现孩子能很好地控制大小便,并不像老师所说的那样。但一去幼儿园,妈妈很快就又收到了老师的“投诉”。
妈妈很疑惑,因为她早就在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就把他训练好了,他早就已经可以自己大小便了,就因为这样,妈妈才送他去的幼儿园。
妈妈很气愤,认为孩子是故意用拉裤子来抗议去幼儿园,所以训斥了孩子。哪知道孩子在幼儿园拉裤子的情况反倒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