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一出门就让抱抱——是懒吗?他需要安全与被爱的感觉
“要抱抱”,小孩子总是很名正言顺地提出这样的要求,对妈妈撒个娇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之前妈妈一直都能满足他的要求,那么他已经可以笃定,不管怎样妈妈都会抱起他来。所以,在“要抱抱”这件事上,家长往往都斗不过孩子。
每次出门,离家之前我们可能都与孩子说得好好的,“出去之后自己走”。可是出了家门没走几步,孩子就会跑到我们面前,两只小胳膊一伸,小手张张合合,“妈妈抱抱”。如果不理会他,他要么是一直追着要抱,要么干脆就抱住妈妈的大腿,当然更狠一点的就是用哭闹来求抱抱。
不过是才3岁的孩子,妈妈们都不会忍心他一直哭闹,就算是严厉地训斥几句,即便是最终一腔怒火,也还是会抱起他,无奈地哄,心软地哄,抱怨地哄,甚至是气愤地哄,但这些却都指向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孩子最终还是“赢”了,妈妈还是把他抱了起来。
一位妈妈就很无奈地讲了自己孩子的事:
带着快3岁的女儿出去玩,本来考虑得很好,给她带上婴儿车,她走累了就把她放车里推着,就算她一直不愿意走,一直推着也没问题。
可现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出门没一会儿工夫,她就非要让我抱着。她已经快3岁了,很沉了,我抱着走不了多久就累得一身汗,想要把她放车里。她不干,小腿儿一抬,夹住我的腰,就是坚决不把腿放进车里去。
爸爸一旁说他抱会儿。女儿完全不理他的茬儿,根本连看都不看。
最后,我狠狠心把她放到了地上,转头就走。她又追着跑,跑到我面前,两只小手一张,嫩嫩的声音就出来了:“妈妈抱抱小乖乖宝吧。”那小模样,那小声音,谁拒绝得了啊!
还得抱起来,狠话也就是说说,累的是自己,可心疼也是自己,但最纠结的还是自己!到现在,都不怎么敢带女儿出门了。
这种无奈、舍
不得但又有一点生气的复杂心理,是所有妈妈都会遇到的情况。孩子却也正是抓住了这样的心理,才如此“锲而不舍”,同时又每次都能“如愿以偿”。
有人觉得孩子这就是在耍赖,就是在犯懒,可能会训斥一两句,如果遇到脾气暴躁的妈妈,打骂都是有可能的。但如果仔细想想看,孩子这样做到底错在哪儿呢?他不过是想要和妈妈更亲近一点,被妈妈抱着会给他带去安全感与被爱的感觉。而且,妈妈难道不享受这种被孩子需要的感觉吗?难道不会因为自己受到孩子如此喜欢而感到很开心吗?
不过,开心归开心,孩子如果总是被抱着也并不是太好的事,孩子还是应该自己主动跑跑跳跳,自己脚踏实地地去探索,而不能总是窝在妈妈的怀抱里什么也不做。
当然,也不能太过直接地拒绝孩子“要抱抱”的要求,否则孩子也会多想,一旦他认为妈妈不喜欢他了,对他来说也是个很沉重的精神打击。
所以,我们可以试试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让孩子不再将注意力放在要抱抱上。
选定参照物,和孩子来个你追我赶的比赛。
孩子不愿意自己走,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他真的不愿意自己走,一路上没有他想看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可玩的,他自己走着又累又无聊,与其自己走,还不如窝在妈妈的怀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