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孩子哭闹——负面情绪也是他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
孩子哭闹,是每位妈妈都再熟悉不过的事情,按道理来说,孩子的每一次哭闹都是有原因的,可是我们却并不这么认为。孩子有些时候的哭闹会被我们归为“有原因的”,但有些时候,我们却觉得他的哭闹就是无缘无故的。认为他不分时间地点场合,想哭就哭,有时候还会大哭大闹、尖叫大喊、撒泼打滚,甚至不管是不是在外人面前,孩子都会表现得很让人难以接受。
对于孩子的哭闹,家长下意识地都会先想到要阻止他,“别哭了”,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可是这句话可不是阻止孩子哭闹的关键,不是说我们说了这句话孩子就听话地闭上嘴了。很多时候,我们越说“别哭了”,孩子反而哭得越厉害,要不了多久,我们也会因为他的哭声而变得焦急起来,一着急,脾气也就更加不好了,从一开始的哄就会演变成训斥,不管对着多小的孩子,一旦家长的情绪急躁了,耐心也就随之被磨没了。
再接下来,我们要么会用更严厉的话语开始训骂,让他哭得更为厉害,原本同意给他的东西也拒绝给他了;要么则会屈从于孩子,他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想要做什么就满足他的要求,只要不再那么歇斯底里地哭闹不止,我们也就能安心了。
可是,事情的发展总不会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子。这一次孩子用哭闹换来了他想要的东西或者做了他想做的事情,他知道自己的哭闹是一种令我们屈服的手段。下一次,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还会继续选择这种手段。
还有的妈妈并不那么重视孩子的哭闹,认为他长大之后,也就不会再这么哭闹下去了,因此也就对孩子听之任之,并不仔细思考,不管是哭闹的原因还是制止哭闹的方法,都不那么在意,只是单纯地不理会,任由孩子哭得撕心裂肺。
事实上
,哭闹并不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消失。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年龄越大,孩子的哭闹反而会越来越严重,甚至成为他日常的习惯,到时候只要遇到一点不合心意的事,他就会哭闹起来,而且愈演愈烈。而且不够智慧的“不理会”,只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冷漠,问题反而得不到解决。
虽然说哭闹并不能算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因为负面情绪也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可是孩子总是这样哭闹,也终究不是好事。孩子的问题总要解决,所以还是要理智地思考一下吧。
首先来问问自己,孩子为什么要哭闹?孩子也有他自己的“小算盘”,哭闹则是他为了能实现目的而使用的一种手段。对于孩子来说,很多事情是他无法解决的,因为他的能力还远远不够,而他对妈妈一直都是信任且依赖的,所以求助妈妈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但是妈妈在很多问题上又不会直接答应,使用眼泪攻势就是他的最终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