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妖妃不惑君 > 第27章卦言火起

第27章卦言火起

在场朝臣没料到纣王会这么不讲道理,还是早有准备的姬昌、鄂崇禹、崇侯虎抢先反应过来,他三人同时出列,开口便是为姜桓楚求情:“陛下!万万不可啊陛下!东伯侯一心为国,并无谋权篡位的理由,一定是有奸人存心陷害,还望陛下明察!”

纣王冷眼看着这三人,却是不发一语,分明是铁了心。

眼见姜桓楚被推出九间殿,姬昌、鄂崇禹、崇侯虎三人心下焦急,换了方针,道:“陛下乃是臣子之首,臣子乃为辅佐陛下而存在;如今陛下上朝不看大臣奏章,出口便下令诛杀大臣,文武百官如何肯服陛下?”

三人说完,亚相比干立马上前几步将姜桓楚先前递给他的奏章摊开递到纣王的眼皮子底下,纣王不情不愿的扫了两眼,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由白转红,由红转青最后黑沉似水,他一把抢过奏章手上用力将其扯了个粉碎,怒喝:“来人,将这群逆臣贼子全都拖出去斩了!”

殿中侍卫上前拿下三人,纣王下令让鲁雄监斩,连发数道行刑旨,眼看就要将这四人全部处死。

有时候奸臣,就未必不如所谓的忠臣。他们清楚地明白自己所走的是一条怎样不招人待见的路,若是没有同伴,便是心有七窍,也是走不长远。于是在同伴遭罪之时,他们凭着自己的七寸不烂之舌为人脱罪,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崇侯虎与费仲、尤浑二人同进同退已久,他们在群臣不知如何是好的此时,同时出列跪伏在地,对纣王道:“陛下,四诸侯触犯天颜,的确有罪。姜桓楚有弑君之恶,鄂崇禹有叱主之愆,姬昌利口侮君,崇侯虎随众诬谤。依臣之见,崇侯虎为人忠诚正直,出力报国,为陛下造摘星楼之时尽心尽力,为修寿仙宫更是不分日夜,一心为公,从来没有出过错。如今崇侯虎不过是受了他们的蛊惑随声附和,所说的话并非出于他的本心,如果陛下不分青红皂白斩杀崇侯虎,便是有功而也等同于无功,难以服人心。臣恳请陛下留下崇侯虎,待他日后将功赎罪。”

崇侯虎的为人如何纣王是再清楚不过,也不过是同费仲、尤浑一般趋炎附势的真小人。

但崇侯虎显然没有费仲与尤浑聪明,清楚的知道什么时候的利益是能要的,什么时候的利益是拿下便要人命的。是以崇侯虎才会因着姜桓楚许下的好处,在朝堂上附和姬昌与鄂崇禹的话,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可有时候不聪明的人却有着不错的运气,至少此时纣王因着费仲和尤浑的话,有了一点时间去想起这种唯利是图的人,于他而言活着倒是比死了有价值。

“依你们所说,崇侯虎罪不至死,”纣王招来奉御官,道,“传孤王旨意,特赦崇侯虎。”

费仲、尤浑二人闻言松了一口气,谢过恩后站回自己的位置。

但纣王单赦崇侯虎必然是不会让人服气,以亚相比干为首,竟有七人同时出列,跪到在地为姜桓楚三人求情。

比干道:“臣启陛下!姜桓楚威镇东鲁,身怀战功无数,奸人诬陷姜桓楚有弑君之嫌,但没有证据之下陛下又怎能这么随便就处以极刑?再说姬昌忠心不二,为国为民,得万民敬仰,鄂崇禹身任重

臣,一心为民,使一方安宁,皆是有功于成汤社稷之臣。臣乞求陛下一并垂怜,赦其罪行,若是陛下赦免他们三人,群臣万民将不胜感激!”

比干每说一句话,纣王的眉就皱得更深,他耐着性子等比干将话说完,挥手道:“姜桓楚谋逆,鄂崇禹、姬昌出言不逊,妄图诋毁于孤王,又怎能轻易赦免?还是说为他们求情的亚相你,也在这其中参了一脚?”

但纣王既然开口赦免了崇侯虎,站在姜桓楚等人一方的朝臣就必然不会轻易让纣王斩了他们。比干只是一个开头,他身后是十数等着为姜桓楚三人求情的人。

可纣王其实并没有去听这之后朝堂上此起彼伏的进谏与喊冤,正如他没有仔细的看过姜桓楚递上来的奏章的内容。要怎样对待怎样的人,他的心中早有一个定数。于是朝臣争论许久,最后得到的结果也不过是姜桓楚未能为姜梓童讨个公道,却连累鄂崇禹与他命丧黄泉,以及姬昌的暂拘朝歌。

暂拘朝歌,说起来也是保住了性命。但眼见着纣王斩杀鄂崇禹、姜桓楚,与姬昌交好的朝臣自然是不放心让姬昌就这样被留在朝歌城里。也不过是姜桓楚二人身死的第二天,比干就上奏请求纣王放姬昌回国。

纣王没说不答应,但也不是答应得干脆,他沉吟着,突然说了一句和比干所说之事没什么关系的事:“孤王听说西伯侯能推演先天之数,难得西伯侯身在朝歌,何不替孤王卜上一卦。”

姬昌见纣王没有直接将话说死,精神一震,躬身道:“不知陛下要卜何事?”

“就卜这成汤江山。”

江山,向来不是为人臣子能够置喙的。姬昌自然是深知这个道理,本来有了一点的精神因为纣王抛出的这句话难免的萎靡了些。但要他卜这江山的却是纣王,他的话也是不能违背。姬昌一时不知如何应答,只能沉默以对。

纣王见状面露不愉,道:“东伯侯是不想替孤王卜上这一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