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良母”。比如儿子问我,纸、塑料和铁,这三样东西用火烧会怎么样?我就亲自找来实物烧给他看,同时给他讲其中的道理。又比如他问我,骑车人脚踏在踏板上,为什么轮子会向前滚?我就专门找了一辆链盒开放的自行车指给他看,把齿轮和链条的基本原理讲给他听。这难道不都是一个良母的表现吗?
我也一直认为我的儿子是个乖儿子。他除了比较聪明外,还非常善良。有一回他在幼儿园被一个小朋友用橡皮筋弹伤了脸,令我大为心疼。我就牵着他去找那个孩子的家长。他却劝我说,妈妈,他不是故意的,他是不小心的,我已经告诉他不要害怕,我妈妈会原谅你的。一听这话,我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这样的儿子不是很可爱吗?
照说这“良母”和“乖儿”之间,不该再有什么矛盾和烦恼了。但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有时我看见报刊上的一些文章,感觉人家教育孩子挺省心的,一件小事,一点小道理,就能让孩子幡然悔悟,从此懂事有加。可我怎么费尽心机也没见出什么效果来呢?
他最大的毛病,最让我头痛的毛病,就是马虎。
语文考试他总是写错字,丢个偏旁或者多个笔画,有时照着抄都会抄错;数学的错误就更花样百出了,加法看成乘法,除法看成减法,3看成5,5看成2。总之你简直想不通他怎么会那样错。你好好问他,他说不知道;你厉声问他,他还是说不知道。而且一脸无辜的样子,好像考试的时候他不在场。
很多时候我就劝自己,他才上二年级,马马虎虎难免,大了自然会好的。不是有很多科学家小时候考试成绩都不好吗?就说他的外公,小学时还经常补考呢,后来不也成了高级工程师?但有时候他的马虎真让你生气,你看着那卷子,就是有上帝在一边儿给你拍胸口说他长大了准有出息,你也很难平息心里的气。
有一回考试,一道题要求画一3厘米的线段,他忘了带尺子,就估计画了一段,结果画了4厘米。还有一回,他把一道应用题里的5看成3,一错全错,那题的十分全扣光了。我气极了,说印得那么清楚,你怎么会看错?他说他急着交卷,就看错了。我说你急什么,难道门口有小车等你去开会吗?看他咧嘴笑起来了,只好耐着性子告诉他,做题之前,一定要把题仔细看一遍,哪怕是朝题目上多瞟一眼也好嘛!他很乖地说,噢,我知道了。
好,等下回考试语文时,他把一个“晚”字写成了“皖”。我问他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字?他争辩说“晚”字没学过。我说没学过为什么不写音节?他说我本来是想写音节的。可是你叫我朝题目多瞟一眼,我一瞟,就瞟到个“日”字旁,我以为是形声字。
真气得我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