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当铺典衣
离开樊楼,顾东篱正要往家赶去。
途径一家当铺时,她恰好看到了在门外等候的老爹。
正月里当铺不开门,包诚就这么傻傻等在雪地里,由着冷风刮着脸儿,冻得浑身僵硬。
“爹!你在这儿干啥呢?”
顾东篱跑了过去,也想起了昨天顾氏说过,为了凑开铺的钱,把家里的皮衣拿来典当。
包诚见叫丫头撞上了,只能实话实说,宽慰道:
“篱儿别难过,咱们要守着铺子,也只有这一条路了,家里还有套棉衣,过冬勉强够了,等铺子开起来,咱家慢慢进钱了,咱们再赎当不迟。”
包诚也不是全然都是安慰话,其实典当皮衣,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有些殷实的小户,家里藏着几件皮衣袄,夏日里收着太麻烦,要添着樟脑、要防蛀防潮,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聪明的想了一个法子——
不如就当在当铺里,不仅免了自己劳累,还能折几个现钱用。
等来年入了冬再赎当回来,左右不过几枚利钱,也是划算的。
顾东篱轻叹一声:自己在玉膳公子地方无功而返,身上只有白薇给的一两银锞,若想凑齐重开铺子的钱,好像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把自己在樊楼的收获简单说了,攥着银子的小手摊开,孤零零的银锞在掌心,显然还是不够的。
包诚揉了揉她的脑袋,安慰道:
“没事的篱儿,你二舅在这家当铺里做伙计,看在同是亲戚的份上,他会给我们一个好价钱的。”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顾东篱心里就没底,老顾家的舅舅们靠得住么?
要真是帮衬家里的,怎么一出了事都没个人影,连年初一上门拜年都躲过去了?
不过来都来得,总得进去问问。
……
“吱呀”一声,当铺终于开门了。
这大年初一,也就这家“宝裕当”还会开门,只是迟了些,害得包诚在门外雪地里等了那么久。
顾东篱抬头看去——
旧日当铺,都是高门大铺,门上镶了铁叶子,木栅栏竖得高高的,砖墙厚实。
铺门外照例,有一根钱龙绕金柱,门楣子上挂了三字铜牌幌子,上云“宝裕当”。
她知道,里头坐堂的伙计是他二舅,名叫顾甲,她爹特意选了这“宝裕当”来当,也是为得亲戚能帮衬一把。
算上白薇给的钱,开铺还差个三五两银子,那皮衣能当得几个钱?
估计再难,老爹也是要开口问二舅借上一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