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兰文学

繁体版 简体版
兰兰文学 > 大唐键侠 > 第八章、余波不息

第八章、余波不息

手机直接访问:www.lanlanwenxue.com .com

李汲押运着白来的三十万缗财货,被迫缓缓而行,途经洛阳之时,即将除粮食外,其余货物全都交给郁泠“郁百万”,请其协助发卖。

因为货物中有不少绢帛,一则这年月绢帛也可以当货币来用,二来看其质地上佳,必定值钱,他这才搜罗了带上;问题是魏博本产优良的丝织品,这些绢帛带回去肯定卖不出高价来啊,还不如在洛阳这天下之中、诸道汇聚之地,换成铜铁、马匹等物资呢。

为此在洛阳多停留了几天,顺便拜会城内官员、故旧。忽一日,郁泠登门来访,说货物我都买卖得差不多了,唯短节帅所需几百匹良马,要从石、岚等州购入,恐怕不是十天半个月能够到货的。

李汲一摆手,说无妨,我信得过你,等我先归魏博,你在入秋前将马匹送来便是。

郁泠大喜,躬身致谢——这货物在自己手中多留些时日,方便反复倒卖,赚取差价啊——随即邀请:“节帅倘若闲暇,不知可有重游故地,重会故人之意啊?”

李汲问他:“是何故地?又是哪位故人?”

郁泠道:“却也凑巧,不空三藏大师恰从五台归来,仍旧驻锡圣善寺内……”

“原来是智藏法师。”

李汲最初是在八年之前,潜入洛阳掖庭,救出沈妃后,停留在圣善寺中,见过那胡僧不空三藏——法号智藏——一面。他印象最深的是,当日此僧竟然说自己眸子清亮,而且——

“老衲平生观人多矣,从未见过这般眼目,几乎不似此世之人。奈何,奈何,世外高贤,谪降乱世,染此俗尘。但望施主保持本心,勿为因果所限,勿为污秽所侵……”

李汲当时多少有些吃惊,忍不住就问:“则在法师看来,我还回得去么?”

智藏要他:“既来之,则安之吧。”

当年洛阳光复,肃宗皇帝即召智藏前往长安,住大兴善寺,敕许将中京慈恩、荐福等寺,东京圣善、长寿等寺,以及各县所藏玄奘、义净等高僧西行携来中土的梵夹,交给他修补和翻译——李汲在长安时,与智藏也偶有交集。

据郁泠所说,去岁智藏命弟子含光前往五台山,造金阁寺,作为密教的重要丛林;不久前他本人也离开长安,前往五台视察工程进度,南归时先至洛阳,仍住圣善寺中。郁泠与智藏本有交情,是大施主,前往拜会,其间提到李汲,智藏就说:“老衲与李施主契阔亦久,不知可能请来相见啊?”

郁泠有些为难:“李将军如今的身份,与往日大不相同,且又向不礼佛……还是法师亲自前往拜见的为好。”

智藏笑笑:“他若不愿来,是无缘也,老衲也不必亲往相会。”

郁泠没办法,只得登门禀报李汲,李汲却不以为意:“长者见召,岂有不往之理?”他本就没什么架子,况且老和尚年岁摆那儿呢,倘若柱杖亲来,李汲反倒会感觉有些过意不去。虽说从不信佛,终究对方是著名的宗教家,在这年月也可以算是异端思想家,反正自己闲来无事,跑去聊两句也是无妨的。

于是跟着郁泠来到圣善寺中,故地重游,多少有些唏嘘慨叹。等到进入僧舍,面会智藏,智藏命沙弥奉上汤饮,李汲喝了一口,随意问道:“法师精神还是这般矍铄,不知高寿几何?”

智藏笑笑:“老衲痴长六十一岁,僧腊也四十一了。”

李汲心说瞧不出来啊,您这精神,可比郁百万旺健……话说郁泠有六十了吗?

“李节帅的相貌,比昔日老成得多,可过三旬了么?”

李汲说还没有,不过也快了……随即慨叹一声:“年岁渐长,功业未立,实在惭愧。”

郁泠在旁边儿听不下去了,插嘴道:“李帅年方若冠,便将千军万马,又受命总制两州之地,围金着绯,岂云功业未立?李帅若是惭愧,我等还不活活的愧杀?”

李汲刚才随口说那句话,多少有点儿装大尾巴狼,但听郁泠问起,反倒触动他的心事,于是苦笑道:“郁君乐在行商、积储,既已货殖千万,腰缠亿贯,可谓得志矣。李某则求匡复,重兴中华、安抚百姓,然奋斗数年,这国家却始终不见起色——安、史逆贼虽灭,燕、赵仍同割据,四方节镇,日益跋扈,蕃贼、西羌,觊觎于侧。吾不能仗三尺剑荡……为天子荡平妖氛,以是感喟啊。”

他原先把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了,以为只要李亨挂掉,李豫上台,信贤臣而远小人,自可一举荡平安、史贼寇,重振大唐江山,到时候百姓安堵,铸剑为犁,自己可以领数万兵马驰骋西线,驱逐吐蕃……谁成想当下这皇帝嘛,比他老爹好得有限,阉宦依旧掌权,元载嫉贤为恶。尤其是各镇观察、节度,渐成尾大不掉之势,才干掉一个来瑱,又出仆固父子;才收拾了仆固父子,又出个周智光……更不必说燕、赵还有数家降藩,等同割据呢。

那自己平定燕、赵,即便诸事顺遂,又需多少时日?以唐廷目前的财政底子,要多久才能积蓄出足够对吐蕃展开全面反击的钱粮啊?我是不是得花一辈子为前面的几代混蛋皇帝擦屁股哪?若非顾忌小民百姓,不忍他们再遭受大规模、大范围的兵燹,还不如谋求自立,起码不会诸事掣肘,要省心得多啦。

如今地方官员,包括自己在内,帮忙修补漏房的,恐怕还不到十分之一,剩下都是拆台党。至于皇家、朝廷,几乎等同于袖着双手,跟旁边儿干看……

听了李汲的话,郁泠无言可答,反倒是智藏微微一笑:“节帅不必颓唐,天下之大,世事之繁,岂是阁下一人所能力扶啊?如同修补、翻译梵夹,但佛法无边,经卷浩繁,又岂是老衲一人所可做尽?”

端起面前汤碗来,稍稍一倾,数点汤汁落于案上:“但点点滴滴,总能积江河而成海洋。倘若世无节帅,恐怕今日之势将更不堪;既生节帅,但勉力去做,漏室总能得补,倾厦总能得扶。又何必妄自菲薄?”

李汲心说也是啊,倘若没有我的穿越,说不定这唐朝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可惜不是同一条时间线,无从对比啊。

便问智藏:“则在法师看来,这国家可能复归开元极盛之时么?”

智藏直截了当地回答道:“不能。”

“难道终将灭亡?”

智藏笑着解释道:“唯佛不灭,唯法不灭,俗世有情众生,从来有生便有死,有住便有逝,国家亦如此。然虽有死,难道便不惜生了么?虽有逝,难道便不常住了么?如老衲年逾花甲,欲求复归少壮,实属痴人说梦。昔奉诏送国书往狮子国,万里之遥,轻松踏破,坎坷征程,等若坦途;今往五台一行,不过千里,却觉肢体困顿、精神倦怠,被迫要在洛阳休歇些时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