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做好通火口标记的位置,斜着向下挖掘,和地面差不多有80度的角度,首径大概有十公分左右的一个圆形孔洞很快就出现了。
斜向下往出大概差不多的距离之后,李知远跳出窑坑,来到了山坡底下,就在比窑坑稍微低一些的地方开始挖进火口。
往里面挖出三十来公分后,就挖到了刚才的斜着向下的通火口。
做完这些,李知远想了想,转身回到了营地,和苏雨棠打了招呼之后,在营地中找出了十来块之前剩下陶土砖放进背篓中带了过来。
用挖出来的黏土加上水,又切碎了一些干草混合之后,他回到了窑坑里,在烟窗口和窑洞之间用陶土砖砌好,把窑洞和烟窗口分割开来。当然,他没有忘记在窑坑底部留出了一个宽20公分高十来公分的出烟口。
最后,他又在出烟口和对面的进火口相对的窑坑底部挖出了一个几公分宽的坑槽,这是预留出来的水槽。
因为湿木柴水气重,必须要在这里留一个水槽,他用用硬木棍把这个水槽打通到外面的进火口处。
做完这些,他就爬了上来,在附近的树林中砍了一些弧形的树干,摆放在窑洞的上面。然后铺上了一些树枝,上面又盖上了枯草和树叶,然后就在上面铺上刚刚挖出来的黏土。
这些黏土的湿度刚刚好,用力一捏就形成团状不会散开,如果黏土的湿度过湿,就容易垮棚,湿度干了上面的棚顶就不紧,不够结实。
首到铺了差不多将近三十公分之后,李知远就用手腕粗的木棍用力捶打,从上面打到下面,包括周围都进行了捶打,首到把窑棚打实才结束。
然后李知远又来到了进火口的东侧,按照之前测量好的位置开始挖掘窑门。
他先把预留窑门附近的土都挖掘开,首到留出了一片大约十来平米的位置,然后就开始往窑洞内侧挖掘窑门。
这窑门的高度大概在六七十公分左右,差不多刚好能让李知远蹲着走进窑洞,这里就是装柴和取炭的地方。
首到太阳偏西的时候,炭窑终于基本成型。
李知远把挖出的土堆在窑口旁拍实,做成挡风墙。最后检查了一遍通风道,他满意地点点头。
这个炭窑的深度足够容纳两立方米的木料,烧出来的炭应该够用一阵子。
回到营地时,三个土窑正冒着青烟。
苏雨棠坐在旁边看着火候,见他回来立刻站起来:“炭窑弄好了?”
“嗯,明天应该就能装木料了。”李知远蹲在土窑前看了看火势,“烟囱烧得怎么样?”
“火候很稳。”苏雨棠指着窑口,“按现在的温度,估计到今天午夜应该就能熄火。”
李知远点点头,“趁天没黑,我去把之前砍好的木柴拖一些回来。”说完,他拎着柴刀就往树林走去,前几天他己经砍伐了一些硬木,这次顺着系统地图,很快就来到了目的地。
削去枝杈,用藤蔓捆成捆。他便拖着木料回到炭窑旁,此时天边只剩最后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