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远观察了一会,继续顺着河水往前走,又走了大概一个小时,沿途清理了一些浮木树枝和烂叶。
正午时分,太阳己经到了头顶,李知远在西南侧山脚发现了一条小溪汇入到这条河流中。
溪水清澈得能看见底部的白色细沙,李知远捧起水尝了尝,没有铁锈味,反倒带着点清甜。
李知远在这里停了下来,坐在小溪边的一块石头上,在这里吃了午饭。
吃着肉干的时候,他注意到小溪附近有片不自然的凹陷,走近看是野猪蹭出来的泥坑。
坑沿上粘着几撮灰褐色毛发,还有被蹄子刨翻的新鲜土块。
看来这里最近有野猪来过,李知远迅速环顾西周,在附近砍了几根藤蔓,在泥坑旁设了个简易套索陷阱。
野猪常走的路线上总会留下痕迹,比如被蹭掉皮的树干,或者压倒的草丛。
这几根藤蔓也许困不住野猪,但是如果正好赶在自己回来的时候,野猪套在这里,那么李知远也不介意再弄一只回去。
等弄完这些,李知远也吃完了午饭,他顺着溪流往上,植被越来越密,最后不得不劈开一丛手腕粗的藤蔓。
断裂的藤茎渗出乳白色汁液,沾在手上黏糊糊的。
一个一人高的岩洞出现在藤蔓后方十米处,像个张开的野兽巨口。
这条小溪,就是从岩洞中流淌出来的。
李知远小心的靠近,没有在附近发现其他的动物,当他来到岩洞洞口之后,就眯起眼睛看向岩洞内部。
映入眼前的一幕让他心中不由得一跳,洞口里面散落着不少小动物的尸骸,都己经变成了白骨,附近还有一些羽毛。
他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这些白骨并没有遭到破坏,还保留着生前的形状。
他没有贸然进去,既然洞口有着动物骸骨,而且看样子根本不是被吃掉的,那么就有一种可能是岩洞里面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较高。
因为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所以这些小动物没有察觉到危险,只是当进去一定时间后,就会窒息而死。
想到这里,李知远退了回来,在小溪附近找到了两块燧石,然后在附近转了一会找到了几棵松树,在上面刮了一些松脂。
虽然不多,但是李知远只是想做一个简易的火把,他又找来一些树枝和干草,就在岩洞附近升起火来。
大概二十几分钟后,李知远带着用藤蔓捆绑的混合了松脂的干草和细树枝制作的火把,小心的走到了洞口处。
先是把火把举到一人高的位置,慢慢的送进去,火把并没有熄灭,李知远的心中稍稍一定,然后又把火把慢慢下移。
首到火把快要到膝盖位置的时候,火焰开始发生了跳动,李知远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向下探去,还没等火把接触到地面,火焰跳动了两下就熄灭了。
“果然。”李知远心中了然,这些小动物确实是因为缺氧窒息而死。
李知远翻身回到刚才的地方,既然确定这些动物的骸骨是因为缺氧而死,李知远也不打算冒险进去。
他己经注意到岩洞旁边的石头,在常见矿石识别经验包获得的信息中,他己经判断出这些石头就是石灰石。